“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複。慘鬱鬱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忽然間,一陣悠遠的歌聲響起,將李書實從回憶中驚醒,看到周圍漆黑一片隻有幾粒渾濁且微弱的光芒在閃爍,李書實才恍然想到自己現在還處在一個意料之外的副本之中。
將李書實驚醒的歌聲雖然並不是很清晰,歌詞更是讓李書實覺得自己仿佛是在聽杜鵑在鳴叫一般,但是歌聲中透露出的那份濃濃的哀傷卻是怎麼也掩飾不住的。隻是聽了一小會功夫李書實就覺得自己的心裏就好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一樣喘不上起來,感覺非常難受。
這種奇怪的事情立刻激起了李書實的好奇心。畢竟在軍營裏待過一年多的時間了,李書實非常清楚能夠讓人產生胸悶抑鬱感覺的歌曲對於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即使是己方大敗將領為了不讓軍隊不發生嘩變也會極力阻止這種歌聲的出現的。
想想看剛剛結束的與羯人的那場攻防戰吧,第二天羯人遭到了慘重的打擊結果羯族之中飄出了威力還不及這裏的哀傷的歌聲,結果第三天羯族基本上就再也沒有組織起有效地攻城行動。而據黃忠等人的觀察,這裏軍容整肅,士兵們的臉上也洋溢著戰鬥即將勝利時所特有的憧憬的笑容。這表明即使軍中出現思鄉的情緒也很難出現這樣崩壞士氣的歌聲。
因為更令他吃驚的是,當他將耳朵湊到了營帳門口仔細傾聽外麵的歌聲的時候,他發現事情似乎有些大條了。原本隻是幾個人低吟的聲音,繼而仿佛是又多出了數十人附和的歌聲,最後仿佛如燎原烈火一般發展成了幾千幾萬人在一同大合唱一般,這真是活見鬼了。
“這歌聲有問題。”早就已經驚醒卻一直沒有亂動的徐晃此時也忍不住了。
“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這歌聲的曲調應該是吳郡、會稽郡一帶的俚歌,可是聽歌詞的口音卻又好像是淮北和荊襄一帶。隻可惜我對那邊也不甚熟悉,如果童叔在的話應該能分辨出來。隻不過這麼多人一起唱這種俚歌的話,不是要發生大規模的嘩變就是有人在用什麼計謀。恐怕我們需要做好準備了,如果發生嘩變的話,我們也不會措手不及。”
“用計?漢升是說有人在故意製造這種讓人不痛快的歌聲麼?”
聽了出身南陽的黃忠的解釋,李書實感覺自己的腦海中仿佛一道亮光閃過,追尋著那閃過的靈感,李書實問出了自己的疑問,雖然在提問的同時他也差不多猜到了答案。
“卻有可能,曆代名將中就不乏利用聲音製造各種假象以迷惑敵人的戰例。可是若說其中最為出名的恐怕就要數昔年太祖高皇帝與那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時垓下最後一戰中‘戰神’淮陰侯韓信以‘十麵埋伏’之計將那項羽團團困住,為了防止那項羽突圍逃竄,淮陰侯便命人唱起楚地的歌謠,以動搖項羽及其部下的戰鬥欲望並最終擒殺項羽。”
四麵楚歌之計,這一計謀的過程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雖不過寥寥數筆,但是配上項羽那堪稱絕筆的《垓下歌》中那種英雄遲暮的意味,卻是將項羽徹底塑造成了一個悲壯的英雄。
“漢升,你懂得楚地的方麵麼?不需要完全明白,隻要能說上兩句就好,我希望你能夠去外麵唱歌的地方打探一下。我總覺得這歌聲之中透出了一絲很奇怪的感覺。”
“應該是很強烈的殺伐的意味同時也感覺似乎有一點淡淡的讓人極其不快的感覺,雲雖然口拙無法描述,但是這種感覺卻讓雲恨不能立刻衝出去將其斬殺而後快。”
“羽也很討厭這種感覺,而且感覺這裏的環境與之前的六場幻境完全不同,到處都透露著一股讓人感到焦躁的氣氛,羽覺得主公還是小心一些為妙,以防中了什麼陷阱。”
眼見趙雲和關羽兩人都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那麼事情就真的很讓人懷疑了。當然,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搞清楚這裏大概處於個什麼時代。雖說收集來的武器年代跨度很大,但是從果子反映出的副本的內容來看,全部都是王莽篡漢之後的故事,其中還不乏赤眉軍和光武帝劉秀互相爭鬥的副本,可是再往前就完全沒有看到了,或許是因為年代相隔的太過遙遠了吧。
所以這個詭異的多出來的副本的年代就讓人非常的好奇,如果是更為久遠的位於西漢的故事的話,那麼李書實提煉的這柄武器恐怕就相當的有年頭了,堂堂古董即使是最為低等的短劍也是非常值錢的古物。這該說是武器的原主人不識貨呢,還是另有什麼無為人知的原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