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餐前開胃菜結束之後就該上主菜了吧(1 / 2)

滿載而歸的李書實懷著輕鬆的心情回到了離石城,而耶力達的匈奴軍隊和烏則的烏丸軍隊則會在將俘虜送回本部落之後再一次彙聚到離石城中共同對抗南侵的鮮卑人。

而這一次豐厚的戰果顯然也讓兩個第一次參加大規模戰鬥的小家夥興奮不已,這顯然會成為兩個人成為族長的重要履曆。不過成功的將西河將領的強大和令人不寒而栗的智慧深植進對方內心的李書實也同樣有理由感到滿意,更何況還掠奪來將近四百人的青壯和即使是對於現在的西河而言也非常寶貴的法係職業,這都將會成為增強西河郡兵實力的種子。

回歸離石城的李書實及其所部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在有心人的傳播下,原本隻是對鮮卑人的一次騷擾行動被宣傳成了一場空前的大勝。而被帶回來的數百鮮卑俘虜則成了這場大勝最好的注腳,雖然鮮卑人的陰雲依然壓在人們心頭,但是卻也不似之前那樣恐懼了。

而且,由於之前對羯人的一場小勝和一場大勝,原本對於李書實這個尚未加冠便成為堂堂兩千石太守而有些擔憂和不滿的當地豪強這一次是徹底的服了氣,甚至於李書實的本家西河李氏家中的那些長輩已經準備放下原本的芥蒂全力支持這個被外人莫名其妙的塞進來的少年。

回到離石之後李書實便安心等待鮮卑大軍的到來,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雖然鮮卑人在他們離開後不到三天的時間便從那段山穀中走了出來,很有可能最後還是選擇了翻山繞路,畢竟那堆石頭個頭都不小,想要清理幹淨可不容易。但是他們並沒有直奔離石城而來。

或許是因為拓跋匹孤將有烏丸人和匈奴人幫助西河的消息告知給和連了吧,既然匈奴家大業大而且各大部落的分布也相對集中他和連沒時間捅那個馬蜂窩,但是對於烏丸這樣分布極其分散而且還沒有一個統一指揮隻是一個個稍大一點的部落聯盟和連就沒什麼顧及了。

可惜西河烏丸本身實力確實比不上北邊的鮮卑和身邊的匈奴,往年也多是靠依附近在眼前的使匈奴中郎將而非遠在幽州上穀郡寧縣的護烏丸校尉。但即使這樣扔不免受到來自其他烏丸部落和其他民族的騷擾,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護本部落的生存繁衍,原本是馬背民族的西河烏丸人也開始學起了鑽山的功夫,而且還略有小成,至少和連調動大軍是沒找到他們。

就這樣浪費了兩三天功夫之後,在日律推演等人的勸說下,和連隻好放棄了這種“躲貓貓”的遊戲,帶著本方數百人戰死而對方卻毫發無傷的“戰果”無奈的繼續南下並於皋狼縣附近彙合了前來拜謁的羯族領袖石克樂及其兵士讓原本有些萎靡的士氣稍稍增長了一些。

當然,到現在為止鮮卑人的南下兵團已經從原來五萬餘人的規模縮減到了將將四萬人。雖然這樣的規模依然足以震懾總是顯得不安分的羯人,可是和連到現在為止在此次戰役中完全沒有收獲一點好處,甚至還收獲了不少不信任和怨恨的目光,這讓胸懷大誌的和連非常氣憤。

所以,為了發泄連日來的鬱悶情緒,和連率領麾下士兵攻破了由當地豪強自治的皋狼縣縣城並縱兵大肆劫掠了三日,如果不是還有離石這個更大的目標在召喚著他的話,恐怕和連還會將這個日期再延長幾天。不過為了攻打離石城,城內大部分百姓的性命倒也咱是得以保留。

至此算上羯人帶來的萬騎的盟軍和漢人約有萬人的炮灰部隊,鮮卑南下兵團的士兵數量又恢複到了六萬的規模,隻不過這六萬人無論在士氣上還是在向心力上都值得堪憂。

而皋狼縣縣城內所發生的事情也被斥候傳遞到了李書實這邊,趁此機會,程昱再一次在城內大肆宣揚了一番“鮮卑恐怖主義威脅論”。鮮卑人破城後的表現以及李書實剛剛戰勝鮮卑人的事實讓離石城內自然而然的升起了一股同仇敵愾之心。這種“抗擊鮮卑保家衛國”的宣傳的直接後果便是李書實用需要簽字蓋章的用來感謝民眾捐贈的感謝文書整整齊齊的堆滿了李書實用來辦公的幾案。不過看到民眾的熱情如此高漲,李書實難得的沒有考慮偷懶的問題。

於是,在鮮卑人縱情殺戮的時候,離石城軍民甚至還有時間再將城牆加固一點,讓守城器械更豐富一些,也讓軍隊所需的軍糧更加充足一些。到此為止,李書實不得不感慨,難怪漢朝之後進入了世家掌控政權的時代,因為這些家夥實在是太有錢了。

雖然這個論調李書實在黃巾之亂趁機搜刮的時候就已經確認過了,但是畢竟是地處漢胡雜居的邊地豪強,雖然在財富上不如中原豪強那麼富有,但是在戰爭潛力上卻猶有勝之。

別的不說,中原地區能夠製作軍糧的家族或者商號一郡之內尚且不知道是否會有一家,可是這一縣之地李書實卻找到了兩家。當然,如果不是對方主動站出來的話李書實也絕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