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匈奴人尤其是須卜骨都侯更是氣得牙根直癢癢,可是他還真拿李書實沒什麼辦法。
首先李書實殺的不是匈奴單於,甚至不是他這個在匈奴有職司的須卜骨都侯,也就是說這最多隻能算是私人矛盾。其次說翻了天這裏雖然是匈奴人的勢力範圍但卻是漢人的領土,你隨隨便便一個匈奴人在漢人的領土上就能主動襲擊一個郡太守而且還是管轄當地的郡太守,更還打算搶人家家眷,大漢朝廷又不是某個見了洋人就不會說話的末代王朝晚期,這個腰是肯定會給李書實撐。最後就是來自於單於-右賢王一係的壓力,讓左賢王一係隻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咽,因為左賢王這邊也怕自己前腳去找李書實報仇,後腳就被右賢王和西河夾擊。
至於派出族內高手去刺殺報仇?須卜骨都侯很想這麼幹,可是典韋、許褚、趙雲等人經過鮮卑一役之後都名震西河,須卜骨都侯雖然認為匈奴人的平均實力高於漢人,但是在高端戰力上卻並沒有那麼自信,畢竟那可是鋒芒正勁的鮮卑人啊,就連匈奴人也沒底的存在啊。
所以說須卜骨都侯車紐特隻能將怨恨埋在心底,等待一個報仇的機會。
至於李書實這邊,也正因為知道了匈奴內部的紛爭,再加上對方是來自於匈奴鷹派的後代,所以才決定下此死手——反正雙方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那麼李書實不介意好好拿這個沒什麼地位的小孩子立立威,至少讓消滅了羯人後勢力有些膨脹的匈奴人收斂一點。
離開圜陰縣縣城,李書實一行也就基本上到達了西河與上郡的邊界地區。同時距離北方重要的長城防線上郡段也很近了。而沿長城防線西行,就能找到蘇小蘿莉非常感興趣的龜茲屬國。
龜茲縣,也可以稱為龜茲屬國,並不是西域絲路要道上的那個龜茲國,而是當初漢武帝派張騫打通西域後聯絡的那些龜茲國內反對與匈奴聯合卻又無力推翻龜茲國國王統治的部落。雖然他們的實力很弱,但是政治意義非常大,所以漢武帝將內附的龜茲部落遷於榆林城北15公裏(榆陽區境內古城灘),設“上郡屬國都尉”管轄,並以龜茲族名呼其為龜茲縣。
屬國是國家安置歸附朝廷的少數民族的一種特殊方式,其始於戰國,秦朝時稱為屬邦,不過到了漢朝為了避漢高祖劉邦諱而改稱屬國。通常在一定地域範圍劃定一片地區專門供歸附的異族居住生活,在這裏生活的異族基本上可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習俗,政府對此一般不做幹涉。
屬國大小不一,主要視歸附異族的數量而定,大者領有五六城,小者一二城。大郡割邊遠縣置屬國,比如割遼東西部都尉所治為遼東屬國;小郡則屬國置於本郡之內,不另標名稱,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李書實即將前往的龜茲屬國,大家還是比較習慣稱呼其為龜茲縣。
屬國的形式很像是天朝的自治製度,隻不過稍有些不同。屬國的最高行政長官通常都是漢人,名稱是屬國都尉,俸祿為比二千石,與郡都尉的俸祿相同,但是職權上卻與郡太守相當。也就是說屬國不論大小,行政級別都與郡相當。即使像龜茲屬國這樣地隻一縣,四周都是上郡的地盤,其最高長官上郡屬國都尉也頂多需要聽從上郡太守的調遣罷了。
不過在到達龜茲縣之前,李書實還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才能來到那片桃源勝地。
“玉子醬啊,今天的風怎麼感覺這麼冷啊,明明已經五月了吧,天氣已經暖和起來了吧。”
一陣山嵐吹過,李書實不由得緊了緊身上裹著的衣物,但是這陣原本並不寒冷的山嵐卻讓李書實有一種渾身發抖的感覺。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但是李書實還是打算向被李書實封為多啦玉夢的蘇小蘿莉詢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