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有遠慮也有近憂(1 / 2)

因為李書實的勸阻,薑家最終決定放棄跟隨漢軍獲得功勳的打算。李書實也很開心繼續在薑家這個好地方劃水,要知道薑家可是有著一樣很有意思的特產,那就是蜂蜜。

據說上邽薑家某個叫薑岐的家夥,這位老兄才學很高,但是和現在在西河書院教書的胡昭類似,也是一個不願意做官的隱士,即使橋玄數次邀請都予以拒絕。

話說那時候橋玄在官場上頗為春風得意,又連續擔任了三任兩千石的太守或者國相,再加上本性剛直,結果對於薑岐這種有才華卻不出仕的年輕人非常不滿,要知道那個時候第一次黨錮之禍並未開始,天下間的所謂“隱士”大部分都是以不出仕之名行增加自己威望之實,所以橋玄誤會了薑岐的這種行為倒也可以理解,隻不過接下來的事態的發展就有點超展開了。

話說這薑岐為了擺脫橋玄的征辟打算在家裝病,橋玄就下令自己的督郵尹益(這也是一個豪強子弟,漢陽尹家,尹端的本家)去抓人,並告訴尹益,若是薑岐不起床,他就催促薑岐的母親改嫁,然後殺掉薑岐。薑岐的父親早死,他和他的兄長都是由他母親一手拉扯大,所以母子感情是非常好的。所以根據橋玄的語氣,大概就是表示他會督促薑岐的母親改嫁(手段嘛,咱不予置評),然後沒了後顧之憂的孝子薑岐你就可以安心上路了。

說實話,很多人都稱讚薑岐真隱士的高義,卻沒有發現在這件事上那個尹益其實做的不比薑岐差,甚至私以為還猶有過之。話說橋玄剛發布這項命令的時候這個尹益就覺得這種命令實在是亂命,於是便出言勸阻,結果反而被盛怒的橋玄處以杖刑,好一頓毒打。可是打完之後這位尹益依然說出:“岐少修孝義,棲遲衡廬,鄉裏歸仁,名宣州裏,實無罪狀,益敢以死守之。”如果兩個人是至交好友的話那麼尹益算得上好兄弟了,如果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而尹益僅僅是因為薑岐的名聲說出這番話的話,那麼這種實人之明就足以大書特書了。

至於後漢書中“益固爭不能得,遽曉譬岐。岐堅臥不起”的記載,私以為既然能說出上述的那番話,那麼這也隻能說尹益畢竟還是要混官場的,長官的命令雖然是亂命,但是至少也要將長官的態度傳達下去。不過尹益肯定沒有像橋玄吩咐的那樣用強,否則薑岐也沒辦法繼續躺著睡覺了——四個大漢怎麼還不能把人掀起來麼。

最後全郡的士人聽到這件事都覺得橋玄那個嫁母殺子的主意太搜了點,於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橋玄終於放棄了。就這樣社會輿論也沒放過他,此事之後橋玄“謝病免”不知道是不是就因為被人們在背後指指點點戳脊梁骨把剛直的老頭子給氣病的。

而薑岐最後終歸沒有出仕,甚至連舉孝廉這樣不給工資隻是表示有做官資格的身份標識也沒有要。自從他的母親去世以後他就將幾乎所有的家產讓給了自己的哥哥,自己帶著他所喜歡的“蜂奴”和一些野豬跑到山裏隱居起來。

就和胡昭一樣,薑岐雖然在山中隱居,但是卻也不是獨自一人做宅男,而是開設了學館,教授那些希望用知識改變自己的人。而對於那些不喜歡或者沒有資質學習的人,薑岐也將自己多年養蜂和養豬的經驗加以傳授,帶動數百戶人家與其共同發展致富。

順便說一句,如果說養豬這活在其他地方或許會受到知識分子的歧視,但是在西北這裏卻不一定,因為西北人所敬仰的一位人物就是養豬起家的,那個人就是徹底闡述了一個軍人的意誌和理想的男人——伏波將軍馬援。

當然,真正發揚光大的是馬援的兒侄之輩,或有言“苑中三公,巨下二卿,五門嚄嚄,但聞豬聲。”既然三公九卿都不以養豬為恥,那麼其示範作用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好吧,似乎一不小心又扯了很多南轅北轍的東西。不過在養蜂的祖宗的家族吃蜂蜜,怎麼看都是一種非常有愛的活動。再加上自從上次做拉麵之後,蘇小蘿莉顯然迷上了這種食物,而且隨著研究的時間不斷增加,各種口味的拉麵也被陸續研究了出來,尤其是油炸拉麵泡蜂蜜水已經成為大家晚間消暑的最愛。當然,這些東西暫時都隻在李書實一行人中內部流傳。

沒有了繁重的軍務和政務,大家在這裏享受著難得的假期,隻不過顯然在這個亂世裏享受度假生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奢侈到了什麼程度呢?奢侈到了老天也看這群人不爽的地步。

不過玉子醬,老天不就是那四隻時不時出來賣賣萌的聖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