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客人不要太多哦(1 / 2)

張牛角離開了,他並沒有告訴李書實自己的選擇,不過看現在已經跟了自己義父的姓氏改叫張燕的褚燕提起劉虞時那憤恨的眼神李書實就知道那個所謂的上策對方根本不會考慮。而那個明顯是湊數的下策顯然看過西河的黃巾軍舊部的張牛角是絕對不會選擇的。

不過李書實依稀記得張牛角最終便是因為侵攻州縣結果中流矢而亡,就好像張繡的叔叔張濟一樣,否則哪裏來的三國時期最成功的兩個洗白白的家夥之一的張燕呢。順道一提,另外一個強人不但有黃巾軍背景而且還多次站錯過隊結果最後竟然食邑魏國前五,比張燕還狠。

不過張牛角沒走多久,程昱和賈詡便聯袂而來,詢問的便是張牛角的事情。這讓李書實頗有些驚異,為什麼這兩個家夥會這麼快知道這件事,難道消息已經走漏不成。

不過總算程昱沒有讓李書實擔心太久,不過這兩位能夠知道張牛角來過的原因倒是讓李書實沉默許久。

原來隨著張牛角一行人的離去,李書實這邊的黃巾軍士兵也發生了多達數十人集體逃離事件,經過初步的調查,都是原屬於冀州的黃巾軍士兵,受到了張牛角的鼓動所以決定帶著家眷追隨其回到冀北。由於不管軍屯還是民屯都有著詳細的類似於保甲法的連坐機製,所以如此大規模的逃亡行動很快便被上報給了相關的主管官員並最終彙總到了程昱和賈詡手中。

能夠讓這些黃巾軍士兵放棄眼前已經算是安定且富足可期的生活重新踏上未知的形成不僅僅是因為那些士兵可能懷有不低的思想的情緒(逃亡者都是來自冀州的士兵),同時相比張角和張牛角二人的個人魅力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畢竟他們原本所生活的地方是太平道傳播的核心區也是張角活動的主要區域,當地人對於張角的信仰相當普遍。

雖然張角作為理想主義者遠遠比不上後來的那些個革命者,但是李書實在他以及他的太平道上再一次看到了那樣的影子。也許有些人認為張角不過是個邪教頭子而已,完全無法和那些所謂高貴的革命者相提並論。可是不論資產階級的革命者還是無產階級的革命者,他們的理論基石不是和宗教一樣的哲學產物麼。萬法歸一皆是道啊。

“主公打算如何處理那些離開的人。另外張牛角如此做法我們是否應該作出反擊。”

顯然這次逃亡事件讓程昱相當的惱火,從他的表情和口氣來看,顯然不介意李書實給張牛角好好的找找麻煩,反正朝廷現在對於剿滅這些個黃巾軍餘孽還是很感興趣的。

要知道那些原本對於剿滅黃巾軍並不算積極的世家看到為數不少的寒門子弟通過和黃巾軍的戰鬥一個個爬到了原本他們很難得到的位置之後自然不甘落後,畢竟他們無論從資源上還是人員上都遠勝那些拚得一身剮兩把菜刀就能拉隊伍的寒門子弟。所以隻要李書實原地的話,隻要稍稍放出些風聲並且往張牛角的黑山軍裏摻點沙子,黑山軍的麻煩絕對不會小。

不過李書實還是拒絕了程昱的建議,就像張牛角自己說的那樣,他一開始來到西河完全是為了求一個舍生取義的結局,所以自然怎麼能給李書實添亂怎麼來。

如今經過西河一行,他的思想有了不小的轉變,至少他和張燕這兩個原本就對李書實頗為認同的人如今對於李書實的態度更是愈發的親近,即使是之前對李書實敵意很大的孫輕臨走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比起大漢很多糟糕的官吏,他更喜歡李書實這樣的官員。

這樣的張牛角以及他的黑山軍在今後很有希望成為李書實的盟友甚至更進一步的關係,所以並不值得為了幾個逃兵就將其劃撥到敵人的範疇。更何況李書實相信隻要今後張牛角還執掌黑山軍的大權一天,他就不會再給李書實下什麼絆子,畢竟雙方是一種合則兩利的關係。

而且李書實也知道,程昱之所以如此積極的攛掇李書實對張牛角進行報複也是因為他對於黃巾軍的印象可是相當的不好。李書實現在已經算是轉換了陣營也就罷了,可是對於其他黃巾軍餘孽他可是一點也不打算手軟,最好李書實也能徹底和黃巾軍劃清界限那才合他的心意。

也正是知道這個原因,所以賈詡自始至終都沒有一絲說話的欲望,靜靜地站在那裏等待李書實的決斷。當然,那張平靜的臉孔也讓他身邊的所有人都猜不出這家夥到底在想些什麼。

“那麼,就將這件事低調處理了?”程昱看上去依然還有些不太甘心。

“不。”李書實仔細思考了一下之後卻給出了一個讓程昱稍顯安慰的答案。

“那些逃亡的士兵以及他們的家眷,哪有那些企圖隱秘相關消息的人員都必須得到應有的處罰,而那些將情報主動報告的人員酌情給予適當的獎賞。我們的屯田製度還處於草創階段,很多相關的配套製度還不是很完備。但正因為這樣,這次事件如果不嚴格處理的話會造成非常壞的影響。張牛角是外人,我們為了今後可以暫且不管,但是那些逃兵卻不能不嚴肅處理,否則今後會有更多的人隻要心思一動搖就逃跑的話,對於我們在西河紮根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