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降異象而熱鬧的有些過了頭的婚禮結束了,覺得沒有留下來的必要的李書實決定向甄逸以及婚禮過後正式接任甄家家主的甄儼道別,然後打道回府。
因為甄逸已經在家族會議上確定了甄家將進行有限度的拆分的決定,所以甄儼雖然依然臉上有些不虞的神色,但是卻也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反而將即將跟隨李書實前往西河的三弟甄堯叫到了身邊,不知道叮嚀著什麼。不過從甄堯認真的態度以及不時點頭的樣子,想來應該是一些世家子弟家傳的為人為官之道吧。看起來甄家兄弟姐妹幾個人的關係都不錯。
“雅饒,你此去西河向盧子幹學習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那盧子幹是大儒馬融的高徒,大儒鄭玄的師弟,又在東觀校書多年,是一個學問不亞於他的師父和師兄的大儒。跟著他學習,你就要忘掉憑此獲取高官厚祿的妄想,專心學習知識,如此才是家族長存的最佳途徑。”
甄逸也在最後對甄堯進行了總結陳詞似的叮囑,尤其是叮囑他不要想著能做多大的官,而是要更多的學習各種學問和技藝,爭取成為一個能寫出流傳後世的著作的儒者。
甄逸的這番話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意有所指的。而這其中,就涉及到了大漢上層從建國到如今最大的政治鬥爭。不是宦官和外戚,也不是宦官和名士,而是道統之爭。
思想上的爭鬥一向是比肉體的爭鬥更為凶殘和慘烈的。因為對於那些由信仰的人而言,肉體的折磨並不算什麼,哪怕是在漢代,那些個死士、義士的數量並不比民國的時候少多少,例如李書實在婚宴上看到的陳逸,就被一群義士前赴後繼一般的保護下來長大成人。
可是精神上的爭鬥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一旦其中一方落敗,那就等同於自己的理念被徹底顛覆一般,而遭受到這樣打擊的人通常隻有兩種下場,不是精神分裂成為反社會的暴徒就是變成一具行屍走肉,如同活死人一樣活在這個世上。
而現在的大漢,就在進行著這樣一場激烈的,來自於精神層麵上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名字,就叫做——今古文經學之爭。
東漢的很多事扯啊扯啊扯都能扯到西漢的頭上,再加上王莽亂政的時間並不太長,其實你完全可以將東西兩漢放在一起來看。雖然說因為血統的問題,東西兩漢並不想李唐那樣,即使經過了武周的截斷,但是依然沒有被分割為前後唐。
就如同這今古文經學之爭一樣,如果你要追根溯源的話一樣能從東漢末年一直回推到西漢建國——之前。
嗯,就是這個之前,因為這件事的導火索還是我們的那位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童鞋。
我們的始皇帝V5霸氣那是沒的說,因為秦國嚐到了標準化的甜頭,所以喜歡什麼事情都來個標準化,從書同文到車同軌,一直到最為終極的思想上的統一。
統一思想說起來就不容易,做起來似乎更不容易,那麼我們V5霸氣的始皇帝又會有怎麼樣驚豔才絕的辦法呢?
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答案是:沒有。雖然我們的始皇帝V5霸氣到無以複加,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結構最為複雜的大腦麵前,估計始皇帝就連自己身上的那塊都沒研究明白,更別說統一上百萬結構估計並不比他的那坨簡單多少的東西所產生的微電流訊號。
當然,這並不是說嬴政童鞋沒辦法,而是說他的辦法實在是正常加平常到讓人無比歎息。他的辦法是什麼呢?他的辦法經過司馬遷的筆杆子已經為中國人所熟知,那就是——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