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最後還是出兵了。
滎陽的事情說是大事真的是大事,畢竟這是京畿重地,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撩撥到皇帝那脆弱且敏感的神經。可是說不是大事卻也真不是大事,因為所謂的“動亂”也才不過數百人的規模而已,甚至一些規模大一些的山賊也就這樣的規模而已。對於東南西三麵都是規模不一的山地丘陵的洛陽而言,藏下一支山賊可以說任何人也沒有辦法發現。
更別說這支數百人的隊伍自從攻破滎陽城以後就選擇在城內固守,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表現或許連山賊都稱不上,如果不是因為可以證明那些人都是一些南方口音的外鄉人,估計洛陽城內已經可以將這些人定義為“暴民”,鎮壓的同時也會去找當地官府的麻煩。
所以雖然一群人為了這件事情不斷的扯皮,可是實際上大家心裏都清楚,想要將這件事情演變為打擊政敵的手段,更多的是靠煽動皇帝劉宏對對方的不滿才能達到,隻不過劉宏顯然沒有處理或者說就連稍微明顯一點的傾向性都沒有表現出來,雙方鬥了一氣之後自然消停了。
隻是雖然沒有人因此而丟官失爵(丟命啊),不過被劉宏一頓責罵那也是免不了的。
所以,這也讓騰出手來的何進等人,對於在滎陽的這支讓自己大丟臉麵的部隊異常的惱火。
之前哥不收拾你是因為看不起你,哥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應酬,可現在哥已經將惱人的蒼蠅都趕走了,你還在那裏給哥添堵,那就別怪哥把你做成生物標本泡進福爾馬林裏淹死你。
帶著這樣的感情,前往滎陽討伐的官軍在他們的將軍的喝令下,開始了他們的征途。
此次領兵前往滎陽平叛的主將是何進的弟弟何苗,一個與何進完全沒有一丁點血緣關係的親戚。而將這兩個男人聯係起來的是一個女人,那個何家如今權勢來源的女人。
何進與何氏是同父異母,而何氏與何苗則是同母異父,所以這個何苗其實並不是老何家的種。
何苗本姓朱,與何進的何家都在南陽郡境內。不知道是因為何氏的母親改嫁的時候將自己的女兒扔在了何家還是帶到了朱家但是卻遭受虐待,反正何氏竟然依然姓何。所以等到何氏混上皇後的時候,朱苗變成了何苗。想來這個何苗的內心也是非常鬱悶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對於他而言,現在幫助自己的姐姐保住如今的地位並進一步鞏固是他的最優先事項,哪怕他和他的那個名義上的姐姐的關係並不算多麼融洽,但是為了自己以及家族的利益,那點齷齪又算得了什麼呢?
當然,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擋他對於自己的那位名義上的兄長的腹誹。看看身邊綿延無邊的軍隊,何苗頗有一種哭笑不得的無奈感。也不知道那個自己名義上的兄長是真傻還是給自己裝傻,說什麼滎陽城城高牆堅,賊寇若是固守恐弟人手不足,於是為了什麼安全起見,給自己派了近萬的北軍士兵跟隨。我勒個去,你○X的是不是在搞笑啊!
對方隻有不到一千人啊,不到一千人啊有木有。就算是守城有了城外官軍的支援那些城內的豪強也足夠讓那群盜匪疲於奔命了吧,敵人就連紙老虎都算不上吧!
給了他這麼多士兵是打算看他的笑話嗎,是打算看他的笑話吧,一定是想看他的笑話吧。即使贏了也是因為手下兵多將廣豬狗當主將都不可能輸。若是輸了豈不是豬狗不如!
這也太扯淡了吧!你這是看不起我啊,看不起我啊還是看不起我啊!
作為主將的何苗都是這樣的感覺,那些個北軍的驕兵悍將的內心又怎麼可能舒服了,這種拿強弓射蚊子的舉動實在是對他們實力最大的不信任,真是恥辱啊。
所以,他們要發泄,他們要將這種屈辱的感覺發泄到他們敵人的頭上。
應該說這樣的部隊軍心可用,如果是麵對一支強軍的話會有相當好的發揮,隻是現在他們將要麵對的是一群人數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部隊,輕敵的情緒也就在所難免了。
當然,懷有這樣的情緒的北軍士兵主要是來自勳貴家族子弟以及並沒有經曆過大戰的士兵。
誠然,北軍士兵中有相當數量的士兵是來自於邊關的老兵,可是從環境艱苦的邊關晉升到大漢最為繁華的國度,有著更為舒適的環境和更多的糧餉,這樣的好事一直是作為一種榮耀和獎勵存在的,所以每年輪換的數量自然非常有限。
所以北軍除了老兵之外,更多的還是那些想要從軍隊謀個出身的勳貴子弟和從大漢的兵員地募集而來的百姓經過訓練轉職而成的士兵。其中後者是北軍的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