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關公麵前你也敢耍大刀(1 / 2)

寶音是一名出色的鮮卑戰士。

和很多出生在鮮卑部落中的孩子一樣,寶音從六歲起便跟隨自己的長輩一起學習各種狩獵和生存的技巧,等到八歲的時候,他已經能夠使用鮮卑人特製的軟弓準確地射殺一些小的獵物。

就如同寶音的名字一樣,他的運氣還不錯,因為他出生在彈汗山附近,所以當鮮卑之王檀石槐將鮮卑的王庭定在彈汗山的時候,寶音也隨之有了“首都人”的身份。

雖然作為遊牧民族的鮮卑人對於“首都”二字依然認識模糊,但是每每提起彈汗山依然一副“那是一個好厲害好厲害的地方”的樣子,因為鮮卑人最傑出的王經常在那裏出現。

寶音在家中既不是最年長的也不是最年幼的,所以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他,他沒有可能從自己的父親那裏繼承什麼財物,如果他想要騎更烈的馬,吃更細膩肥美的肉,娶到美麗的姑娘,他就需要自己去闖蕩,去奮鬥。這是鮮卑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寶音是個尊敬自己祖先的好孩子,所以他二話不說便報名參加彈汗山的王庭部隊。

所以說寶音是幸運的,因為他是彈汗山的常住居民,整個家族都在彈汗山生活放牧,所以忠誠度什麼的當然是非常有保證的,所以他很容易的便獲得了進入王庭部隊的資格,成為了一名十分光榮的保衛鮮卑人最為神聖的彈汗聖山的衛士。

如果是其他地方來的人想要進入王庭的部隊恐怕就非常難了吧,聽說要武藝非常出眾的能人異士才有可能被獲準加入到王庭的部隊。所以寶音對於自己的彈汗山居民的身份非常自豪。

隻不過雖然感到自豪,但是寶音也知道,那些能人異士如果一旦獲得加入王庭部隊的資格,那麼最低也會是王庭部隊的一個百人長甚至是千人長,而如果是鮮卑單於恩準的豪傑,則一般會直接進入到王庭衛隊,那個即使是身在首都的寶音也非常仰慕的鮮卑第一戰力。

寶音一直非常努力,並且在五年前成為了王庭部隊的千人長,在鮮卑部落當中也已經有了相當的地位。而他的那個當百人長的時候取回來的漂亮媳婦也在那一年給他生下了一個男丁。

可惜,就在寶音打算繼續努力爭取進入到光榮的王庭衛隊的時候,變故發生了。

鮮卑既檀石槐後新一任的單於合連,倒在了離石城下,甚至連屍體都成為了別人的戰利品,首級更是被傳遍了大江南北。

原本寶音是發誓要在新一任的鮮卑單於的領導下為先主報仇雪恨,可是沒曾想,鮮卑自己卻先一步發生了內亂。合連的侄子也是檀石槐的長孫魁頭與合連唯一的兒子騫曼為了彈汗山上的那把黃金寶座開始了漫長的爭鬥,其他原本“團結”的部落也撕破了臉皮。

就寶音的內心而言,他更加傾向於比較年長一些的魁頭。畢竟在鮮卑人過往的經驗中,為了保證部落的昌盛,領導部落的首領必須是一個強有力人物,隻有這樣的人物才有足夠的決斷力和能力在艱苦的環境中領導部落繼續繁衍生息。

不過隨著鮮卑部落逐漸在草原上成為主導部落,很多大型部落已經不需要再為生存的問題發愁的時候,原本的繼承方式就變得有些不合時宜起來,因為隨著死亡率的降低,有更多的繼承人能夠存活,而除非特殊情況,這些繼承人之間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差距,如果按照能力來繼承的話,那麼幾個能力相當的繼承人顯然會為了繼承權大打出手並無端消耗部落原本來之不易的力量。於是鮮卑人決定向他們的鄰居匈奴人和漢人學習,改變繼承製度。

新的繼承製度雖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規模的消耗,而暗地裏的消耗,對於鮮卑人來說也並不算壞事,畢竟鮮卑部落仍然是一個信奉強者統治一切的狼性民族。可是麵對如今這種繼承人非常明確,可是其能力並不足以統領部落的時候,那些原本沒有繼承權的人心動了。

理所當然的,原本團結的彈汗山王庭與草原上的大部分地區一樣,陷入到了爭鬥當中並最終分裂成為兩部分,很多往日的袍澤為了自己的信念不得不拔刀相向。雖然寶音對於這樣的結局非常的傷心,但是他也是一個有理想的草原男兒,即使傷心也要繼續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於是,他跟隨著他所選擇的主君魁頭,摸向了他心目中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西河太守李學李書實的營地,以期能夠將之幹掉為鮮卑單於合連報仇雪恨,同時證明自己所選擇的主君是一個遠比那個像傀儡躲過像一個鮮卑單於的小娃娃。

說起來主君為什麼要選擇在這種地方進攻啊,完全無法發揮出我們鮮卑人自身的優勢嘛,和那些山裏的猴子比起來,我們鮮卑人果然還是更適合在草原之上馳騁。寶音雖然腹中有萬千的不願意,可是奈何他不過隻是個千夫長,別看地位不低,可是部落高層的軍事會議他卻完全沒有參與的資格。他也知道,如果沒有什麼天大的功勞的話,那麼對於他這樣的沒什麼背景的普通人而言,千夫長就已經是極限。所以雖然依然對魁頭保持忠誠,但平日裏行事難免考慮自己的未來多了不少,這種無法發揮他實力的地形他自然非常的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