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星稀,秋風習習,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發出愜意的沙沙聲,偶爾有幾片遠遊許久的樹葉借著秋風之力回歸到了大地母親的懷抱,沒有一絲感傷,反而多了些許欣慰的喜悅。
是啊,同一樣景物以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話就會產生不同的觀感。正如某個笨蛋畫家將自己的畫擺在廣場上讓其他人挑出不好的地方結果自信心完全崩潰一樣,永遠不要試圖統一所有人的想法,這不但是一種愚蠢的行為,而且還可能因此而造成很多人對你行為的反彈。
好吧,之所以李書實的腦袋之中會冒出這樣無聊的想法的原因就在於正坐在他對麵的與他對飲的曹仁。
“說起來自從譙縣一戰到現在你我相識也有五年有餘了吧。”
曹仁前來李書實府邸的目的李書實很清楚,因為曹操已經向他透露過了些許事情,其中就有那位看上去似乎手腳不太利索的而且口味還很獨特或者應該說其生活在唐朝會更加正常一些的曹操的老爹曹嵩的一些布置和手段,否則曹操絕對不可能有那麼足的底氣。
顯然漢末崛起的那些叱吒風雲的群雄哪一個都不是白給的,身後都能看到一群群的強力支持者,那些在前台縱橫捭闔仿佛一幅或英雄或梟雄模樣的諸侯們不過是這些支持者推舉出的“玩偶”罷了。最後收取利益的時候那些諸侯們是否真的獲得了最大頭都很讓人懷疑呢。
當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下們希望自己的利益能夠淩駕於領導者之上,但領導者同樣希望自己的命令能夠得到不打折扣的徹底貫徹,於是就有了君臣博弈,就有了豐富多彩的故事。
而費亭侯曹嵩,便是曹操身後的那個一直被人們所忽視的支持者。
這位老太爺的故事留待以後再說吧,反正雖然是個努力為兒子的父親,但是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劃進反派人物的範疇之中。可以說如果不是他有那麼一個好兒子的話,估計別說比起他的養父曹騰,就是和十常侍這樣號稱十惡不赦的家夥想必也不逞多讓啊。
所以,為了支持曹氏子孫中最具希望的曹操,曹嵩秘密的做了不少的工作,而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步,便是眼前這位不但從軍經驗豐富,而且也頗有治政經驗的曹仁。
“是啊,如果不是因為舍弟逞強,非要與大人的軍隊一較高下,想必也就不會有在下與大人的相遇了吧。用那些佛教徒的話來說,就是我與大人之間似乎有著某種緣分吧。”
“總是叫大人大人的,聽起來好生分啊。幹脆你我還是兄弟相稱吧,我和孟德便是如此。”
“大人心胸之豁達,子孝佩服。大人對子孝和舍弟有栽培之恩,實不敢與大人平座。”
“哈哈,看到現在的子孝,真真是想不出當初你竟然是個浪蕩遊俠兒,視紀律為無物啊。”
說到這裏,不論是李書實還是曹仁都不由得莞爾,尤其是曹仁自己,更是懷念中透露出了少許尷尬的神色,怎麼說這些都是當初年少無知時的黑曆史啊。
不過這番話卻也讓曹仁陷入到了回憶之中。
曾經的他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之中,父親因為家族的關係成為了兩千石的太守。雖然家中的資財無法與近乎於宗家的曹騰-曹操一係相比,但是卻也足夠讓曹仁可勁折騰的了。
與弟弟曹純不同的是,曹仁自小就不是很喜歡讀那些經史子集,雖然在父親的逼迫下念了不少的書,但是效果嘛,可想而知。即使應付了父親與教習的檢察,回頭也會忘掉大半。
不過唯獨一種書籍曹仁看起來總算沒那麼頭疼,那就是那些兵法。
當然,卻也僅限於不頭疼罷了,想讓他感興趣的埋頭苦讀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那麼曹仁當時的愛好是什麼呢?
鮮衣怒馬,任氣遊俠。這是曹仁的夢想,也是他所崇拜的族兄曹操當時的生活寫照。
於是有了誌向的曹仁對於舞刀弄棒之類作為遊俠的必備技能傷了心,他的父親雖然更加希望曹仁能夠在學業上獲得突破,但是做個將軍卻也並不是什麼太糟糕的事情。怎麼說大漢不是大宋,雖然重文,但是絕對不會輕武。而且因為多年四邊不寧的緣故,做將軍的反而成為除了外戚和宦官之外最容易封侯的職業。以曹家的實力,曹仁投身軍旅之後隻要他自己不是太膿包,終歸是能夠混得一個不錯的職位的,所以也就默認了曹仁改變了他對其的人生規劃。
當曹仁十五歲可以獨立外出遊學之後,他更是如同脫了僵的野馬一般,憑借他殷實的家底、出色的身手以及豪爽的性格,他立刻便在淮泗一帶闖下了偌大的名聲。
而且這一離家,除了他父親離世的時候看望了一下並和曹純商談了分家的事宜之外,就連逢年過節都幾乎沒有再回去過。當然為父親守孝的事情也是曹純代為處理的。
李書實直到現在都還能記得當初曹仁對自己訴說這一切時的那種自責和感傷。他說當曹純被李書實掠至並州(原)之後,他曾回到過他曾經的家中,在宗祠他父親的排位前跪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