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有了300%的利潤,資本家們敢於踐踏一切的人間法律,這句話說得真沒錯。看看那些毒販子和某個人種大雜燴帝國的那些個軍火商的所作所為就可以一清二楚。
隻不過風險從來都是和收益並存並且在大多數時間內兩者是成正比關係。比如毒販子們基本都會以吃槍子為最終的歸宿,人種大雜燴帝國的軍火商們有的時候也不得不承受著他們賣出去的武器最終成為攻擊他們自己人的利器。
當然,對於皮厚心黑的商人而言,如果僅僅是些抗議那也不算什麼。在金錢麵前大多數的生命和尊嚴都可以為之低頭,所以毒販子們還在前赴後繼的進行著他們的工作,而人種大雜燴帝國的軍火商們則繼續滿世界的挑撥各地區烽火連天,以期能夠再爆發N次世界大戰。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想表達的意思隻有一個,那就是:看到董卓開出的價碼,很多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將之吞入腹中,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幻想那兩個兩千石太守之位中的一個了。
看著手下們那躍躍欲試的表現,李書實有種捂腦袋的衝動。雖然說他剛接到董卓的聖旨時也曾經激動過,衝動過,但是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畢竟不是孑然一身的小民,他已經開始漸漸習慣對每一件事進行更加全麵和深入的思考,即使在大多數的時候這種思考還顯得很幼稚。
“咳咳……”看到滿屋子的雄性荷爾蒙分泌的氣息,李書實不得不出聲打斷他們的YY,雖然這樣做很容易吸引仇恨,但是如果再不讓他們清醒清醒的話那這會也不用開了。
“既然都看了,那麼大家就說說自己的意見吧。我可是一個實行民主集中製的開明州牧。”
民主集中製嘛,讓大家民主的提出意見,然後由李書實集中發布命令。嗯,即使是在這個時代也是絕對的符合時代要求的開明君主所必備的條件嘛,絕對不會引起不良後果的。袁紹那種優柔寡斷的家夥不就是因為雖然實施了民主製但是卻不夠集中所以才釀成大錯。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的那位未來的黑皮矮子丞相就做的非常之好,分寸拿捏得堪稱恰到好處。
順便說一句,如果袁紹是民主而不夠集中的話,那麼諸葛亮童鞋就是太過集中而沒有民主了,所以那丫的被累個半死純屬活該倒黴,而且看起來比司馬懿還更像是篡政的陰謀家。
聽到李書實要求自己提意見,與會的眾人集體從當初的YY中回過神來,同時李書實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大家的目光頃刻間集中向了兩個人,一個是坐在李書實左手邊的呂布,一個是坐在李書實右手邊的程昱,這兩位李書實麾下名義上和實際上的文武第一人。
呂布的反應更加有趣,一會瞅瞅李書實,一會瞅瞅程昱,一會又將眼神投向了一邊擺明了打醬油的童淵和閻忠,一會又狠狠地瞪向了在一邊似乎快要睡著了的賈詡,反正那眼珠子滴哩咕嚕轉來轉去的樣子實在是和他在戰場上殺伐果斷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
而程昱則完全相反,雖然沒有像賈詡那般誇張到幾乎快睡著的地步,可是卻也在那裏做低頭沉思狀,對看過來的那些灼熱的眼神視而不見,仿佛他身前地板上的花紋擁有著玄妙的力量。
於是乎,會議廳內一時之間變得寂靜異常,讓人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也正是在這種氣氛下,原本還有些想法的手下們似乎都慢慢的冷靜下來,開始思索起這些美味的魚餌背後所隱藏的麻煩乃至於殺機,這件事對於己方到底是弊大還是利大。
看到所有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李書實趁著所有人不注意,悄悄地對呂布和程昱眨了眨眼睛,兩個人也在所有人看不到的角度對李書實的眼色回報以微笑。顯然,在開會之前,這兩位已經和李書實通過氣,對於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
李書實的麾下確實聚集著一批天賦絕佳的文臣武將,他們有著優秀的資質並且那些潛質也在逐步被發覺出來。可是,除了出身並州的呂布等人以及來自西涼軍的華雄之外,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跟隨李書實從黃巾軍一直到現在,過程可以說雖有些小波折,但是整體上比起他們曆史上的經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這驕傲二氣不免有些彌散。
實際上這樣的事情李書實原本是根本感覺不出來的,他也是在童淵和閻忠的提醒下才略有察覺,隨後經過仔細地觀察才最終確定。可以說如果沒有那幾位老江湖的提點,李書實這隻人生菜鳥根本沒多少明辨人心的能力。
而他所倚重的兩位謀士一個對於這樣並不好把握的問題根本不會說;另一個出身寒門,雖然頭腦清晰通達,但是終究屬於身在局中之人,有些雲山霧罩看不清楚也屬正常。
這或者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原因吧,讓我們向李書實的兩位人生導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