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逵,字梁道。當然現在才剛剛步入二八年華的賈逵童鞋既沒加冠也沒元服,所以自然也沒有得到自己的字,現在還算是漢代的小屁孩一隻,未成年人一個。
賈逵的父親去世的早,自幼就是孤兒一枚,不過與其他少孤的可憐孩子相比,賈逵倒也還算是幸運,因為他的祖父賈習因為黨錮之禍,因為各種禍亂一直沒能出仕,待在鄉裏教導當地的孩童學業,反而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賈逵養成計劃”。
隻不過不出去做官反而在鄉下教書雖然讓賈家獲得了不小的名望以及向林的口碑,但卻也造成家族逐漸崩潰甚至家徒四壁。據說賈逵曾經連冬天禦寒的褲子都沒有,隻能偷偷將朋友的褲子順走。至於此事是真是假不知道,但是卻也看得出來賈逵的成長環境很是嚴苛。
不過賈家在襄陵地區的影響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因為他們掌握著當地輿論,想要讚揚誰貶低誰當地隻要不太離譜當地百姓都更願意相信他們,所以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當然,真正讓河東賈家走向最高舞台的卻是賈逵的兒子賈充以及他的那個著名的醜女兒。
隻是這兩位的名聲嘛,還是不要提為妙,反正總而言之賈充沒跟秦檜之類的相提並論已經是幸運的了,至於那位賈南風小盆友估計連慈禧都不如,至少人家慈禧還曾算得上一位美少女。
不過這兩位現在連15cm的短距離衝刺賽都還沒機會參加,所以未來如何現在是無從得知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賈逵,或者說是賈家最終還是決定背棄豪強聯盟轉投李書實這邊,畢竟比起那些根深蒂固且手中控製了大量資源的豪強家族,賈家雖然在襄陵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是鏟除起來卻也是最容易的,君不見董卓說殺了數百世家豪強那就一鍋燉了,所以說在真正的強權之下,隻是幾個豪強的反抗完全掀不起什麼浪花來。
而且最關鍵的是李書實對河東的治理並沒有什麼太值得指摘的地方——盡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額外的賦稅也基本沒有,勞役也不算是最為嚴苛而且還能提供一些額外的收入,這樣的官員即使是那些豪強想要刻意煽動也並非易事。
所以當賈逵知道消息後可以說沒做多久的權衡便從內心倒向了李書實這邊。
當然,如今有增加了一條:那個據說很會識人的李書實似乎對他另眼相看啊。
雖然出身於詩書之家,而且自己的祖父也是一位當地頗具名望的儒生,賈逵的學習成績也讓自家的祖父倍感欣慰,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賈逵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誌向卻不是什麼成為一代儒學大德,反而更加喜歡舞刀弄棒,將來成為一位優秀的將軍。
甚至這位少年接著自家在襄陵的聲望,還成功組織起來一隻由數十名少年組織的少年軍,每每在當天的課程結束之後便來到附近的山林河溪邊玩些戰爭遊戲,賈逵也趁機指點江山。和後來隻能對著羊啊牛啊什麼的發號施令的鄧艾相比,賈逵的條件明顯要好上很多。
至於賈逵的這一頗為逆反的誌向是否和李書實有關這就隻有天知道了。
不過現在自己受到了李書實的重視,再加上這次首告的功勞,想來應該可以在李書實的軍隊中獲得一個更高一點的起點吧。曹純、牽招等人如今的地位要說賈逵不羨慕那是謊話,隻是之前他苦於不知該如何出頭才決定先做小吏熬一下資曆,然後再想辦法更進一步,不過如今看來,或許他的仕途可能會比他之前預想的要順利不少。
想到這裏,賈逵的臉上已經微微露出幾分愉悅的色彩,看在兩隻老狐狸的眼中隻剩下一臉慨歎——到底還是年輕人啊,雖然一般時候表現的足夠沉穩,可是那是誘惑不夠大的緣故啊。
當然,隨後賈逵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告知給了張繡,重點自然是參與密議的豪強的具體名單。不過當對方三人露出了然的神色時,賈逵也明白了對方隻怕是早有準備。但這些與賈逵及其家族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反正他的家族已經安全,自己也會得到張繡的推薦。
“沒想到世家子弟的鍾繇和名士閻忠都在此地為李州牧謀劃,那些豪強還以為憑自己的影響力和實力就能在河東翻江倒海,還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
當賈逵知道坐在張繡兩側的是鍾繇和閻忠的時候,他便明白李書實這邊也絕非毫無準備,以兩個人的名聲以及張繡的部隊,隻怕原本合作氣氛就不是那麼堅定的豪強聯盟折騰幾次便會徹底分崩離析吧,同時也有些慶幸自己及早站隊,看樣子也站對了隊伍的行動。
“就把今天晚上的所見所聞告訴給爺爺吧,這一次重振家族的機會說什麼也不能放棄。”
雖然年少但是因為家境而不得不早早的獨立起來的賈逵這樣暗自握緊了自己那雙小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