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才華初顯之戰Ⅳ(1 / 2)

“好爽,真是太爽快了啊,能夠遇到你這樣的對手還真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啊。”

“你這個該死的家夥也不賴,不過,我一定會將你的頭掛在我軍的轅門上。”

“哈哈,有誌氣,我喜歡!既然如此,那就繼續戰吧!”

說完,又是一陣乒乒乓乓的金屬碰撞的聲音響起,同時響起的還有濃重的喘息聲。

樊稠與武安國的戰鬥已經持續了三十餘回合,如果是普通的戰鬥,即使是近百回合雙方也能有足夠的體力堅持,可問題是這場戰鬥的內容可並不普通。

因為武安國是個錘將。

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不過是重達八十二斤,以關二爺那雄渾的力量都無法堅持太長時間,如今武安國使用的八棱镔鐵錘兩把加起來足有百斤的重量,對於體力的消耗可想而知。

至於他的對手樊稠,情況也好不到哪裏。

如果樊稠是個如同趙雲、張繡這般善使巧勁的武者的話,那麼利用長槍、馬槊這樣的長兵器崩、點、穿、劈、圈、挑、撥等技法或見縫插針或借力打力可以用很少的力氣就能將武安國活活耗死,或者在其體力下降無法將武器舞得那麼周全的時候給予一擊必殺。

可惜樊稠不是,甚至他上場的原因之一便是希望借助武安國的力量給自己“鬆鬆骨”,所以從戰鬥一開始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硬橋硬馬的拚鬥,體力的流失情況自然也十分嚴重。

於是後麵的比拚更多的完全是意誌的比拚,畢竟對於百斤重的東西,不論哪一方疏忽大意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不過對於武安國來說這場比試他隻要不輸就已經夠本了,畢竟他的對手可是名聲在外的西涼軍宿將樊稠,一個在邊塞戰鬥多年大小戰功無數的“名將”。

實際上當樊稠發現自己的體力損耗有些過快,自己之前的做法還是有些托大的時候,經驗豐富的他立刻便調整了自己的打發,雖然看上去每一次可武安國依然是硬碰硬的對拚,但是暗中卻或留了一分力氣,或卸下幾分攻向自己的力道,再加上對麵的武安國本身的體力流失,以至於武安國自己在十數回合內竟然根本沒有發現樊稠的這一變化。

雖然每一次交鋒所剩下的體力是很少的,甚至是不易察覺的,但是當量積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引起的質的變化卻是驚人的。放到這場單挑中就變成了樊稠終於瞅見一個空當並搶先一步將自己的長刀看到了武安國的肩膀之上。

劇痛以及原本就已經流失到了所剩無幾的體力讓武安國徹底無法舉起他那對嚇人的兵器,無奈之下為了自己的小命考慮,武安國隻好棄錘於地而走。

雖然樊稠很喜歡這個對手,但是卻並不等於會在這樣的戰場上放他一條生路,所以立刻拍馬追趕。為了自己的青州攻略,袁紹立刻命令手下的掌旗官揮舞令旗將武安國救回。眼見對方已經被大部隊接回,樊稠也隻能將作為戰利品的雙錘帶回,可是因為馬匹早已經在雙方的比拚中耗費了大量的體力,現在身上又多了百斤的重量,結果反而差點讓樊稠鬧出一個笑話來。

“不愧是軍中宿將,樊稠當真實力非凡,不知何人願意與之一戰啊?”

雖然武安國沒能戰勝樊稠,讓袁紹的劇本稍顯瑕疵,但是沒關係,這種小事無關大局,而且說不定收買武安國所要付出的成本比預想中要小上一些也說不定。所以此時此刻的袁紹依舊滿臉笑容,仿佛剛才的一場勝負他完全沒有放在心中一般。淡定,袁紹展現出了他的淡定。

“鮑相國麾下於**往一戰。”

武安國與樊稠的一戰耗費的時間是幾場戰鬥中最長的,所以當戰鬥結束的時候,時間也已經進入午時。雖然在農閑的時候為了節省糧食同時也是因為基本沒什麼消耗,所以大家都習慣於兩餐製,但是在行軍作戰或者農忙的時候為了保證充足的體力,所以通常都會實行三餐製,也就是說,現在已經到了該吃午飯的時間。隻不過現在是兩軍對壘的時間,顯然不可能一方之間放下兵器坐在地上開始吃飯,那樣的話結果隻有一個——你做的飯都會被敵人吃掉。

當然,比起全軍列陣的聯軍,董卓軍的處境就好了不少,至少那些身處旋門關關內以及旋門關身後的成皋的官兵還是有空閑去享受他們的飯食,聯軍士兵甚至感覺自己都已經聞到了從對麵城關內散發出的麵食熟化後所發出的特有的自然的味道。

咦?這麼看起來董卓軍似乎無師自通了某支人民軍用紅燒肉瓦解敵方士氣的絕招啊。

好吧,為了好不容易提升起來的士氣不會又降回去,某位年輕的小將立刻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