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這是一次走向新時代的大會……”
台上的某人正在慷慨激昂的演講著,台下人頭攢動,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如果不看一邊那腥氣衝天的完全應該打上各**賽克變成更加獵奇存在的屍體的話,這次大會確實很和諧。
雖然聯軍的這些個正規軍對於山地作戰依然相當的不習慣,可是他們依然能夠提供山賊們最為缺少的遠程攻擊手段以及遠勝山賊的士兵人數。對上那些沒有護符的士兵,擁有群體優勢的官兵在那些投誠的山賊的幫助下可以說完全做到了平推無壓力。
當然,山賊中比較優秀的家夥田豫也趁機吸納到了自己的隊伍中,反正這些家夥禍害的不是劉備所在的幽州,隻要他們願意改邪歸正,為什麼不吸納到自己隊伍增強實力呢?正是因為想通了這一點,袁紹軍和公孫瓚軍在隨後也加入到了這場搶奪人才的作戰之中。冀州軍雖然和某些家夥頗有仇怨,但是對於那些來自河內的原河內郡兵同樣非常感興趣。
就這樣,在田豫的強勢壓力以及遊說下,那些山賊自始至終都無法建立起牢固的聯盟,隨後當最為刺頭的幾股勢力的領導者變成了那對獵奇的屍體後便有了這次大會的誕生。
演講的事情田豫交給了難得出回風頭正躍躍欲試的夏澤,算是對其幫助自己這麼多的回報,而他自己則可以趁機再仔細思考一下己方接下來的動作。
說起來當初選擇黑山“落草”多少也算得上無奈之舉,畢竟李書實相對來說四周並沒有多大的戰爭壓力,北方的草原對其聞之色變,西邊的盧植甚至需要袁紹動用各種力量予以牽製,東邊是漫漫太行山,隻要封鎖住那些路口,縱有數萬乃至數十萬大軍都難以通過。並州內部也許可以煽動其些許叛亂,但是畢竟那裏李書實經營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又有程昱、童淵坐鎮,所以即使是袁紹也並不認為在這樣勝負未分的情況下會有多少人願意主動跳出來。
可以說,除了河東那邊牽扯了李書實一部分的兵馬外,李書實可以動員的兵力肯定不止他與聯軍在河內邊境對峙的那點數量。換句話說,李書實甚至不需要離開北部邊境都還有足夠的兵馬剿滅己方的這區區萬人。唯一的區別隻有李書實是否有能力在消滅自己這支部隊之後幹脆仿效聯軍的方法來一個反包圍,或者幹脆深入聯軍腹地大鬧一場。
所以田豫當初選擇領兵進入黑山完全就是為了找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保證自己這萬把人不會在轉瞬之間成為李書實的腹中餐,甚至運氣好或者能活著堅持下來也說不定。
但是等到他真正在這黑山盤踞下來的時候,他才豁然發現自己或許走了一步好棋也說不定。
當初田豐也曾經在他離開前私下提點過他,他的這次任務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牽扯李書實的兵力,不論是在明處大張旗鼓,還是在暗處直插心髒,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讓原本看上去已經逐漸平靜下來的河內郡重新亂起來,這樣才能讓讓李書實和賈詡分心,讓原本穩固的防線出現裂縫,聯軍這邊也才能有更多機會。哪怕依然無法突破李書實的防線,但是至少讓他在河內的統治成本增加,時間一長,補給線受到影響的李書實自然無法支撐。
所以田豐實際上給予了田豫相當大的自主權,哪怕他僅僅是個大漢朝的未成年人。當然田豫心裏也很清楚,田豐同樣留下了某些聯絡手段,保證他的這支偏師能夠盡量與鄴城大營保持聯係,以便於雙方調整各自的作戰計劃。
雖然這樣做的弊端也有很多,但是如果運用的好的話卻能起到相當巨大的作用。就好像密碼電報一樣,固然被截獲的時候會對自身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但是相信沒有一個人會蠢到因噎廢食而放棄這種有效的通信手段吧。
當然,智商無下限的人哪裏都不會缺少,就好像那些所謂的“環保主義者”一樣,僅僅是因為帝國主義叫囂著水電所謂的各種危害就跟著起哄,想要自廢武功。殊不知比起那些所謂的危害,減少了N多煤炭、石油這些化石能的消耗會為我們帶來怎樣一片純淨的天空呢?
也當然,或許在他們眼裏天朝最好回歸到原始社會然後被列強分割才是最好的結果。
好吧,所以說永遠不要低估某些人的智商但是有的時候也確實不能真的高估,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對方不是什麼敵特分子之類妄圖通過獻媚敵國殘害自己祖國的混蛋。
說起來田豐對於田豫的這一做法也是相當驚異,甚至他在接到田豫傳遞出來的消息以及其他通道獲得的情報之後獨自在自己的營帳內枯坐了整整大半天,誰也不見。直到夜半時分才滿臉疲憊的走了出來到了顏良和文醜那裏又密謀了好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