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麵對這樣的神威真的是無所畏懼麼?
隻怕不一定,雖然他藐視那些高高在上的權威,他不願意被那些他所不屑一顧的人所製定的規則所束縛,但是在絕對的力量麵前,董卓並非那種一根筋隻知道向前衝的傻蛋。
想想他為了努力向上而結交黨人,為了能夠保證自己不受到猜忌而甘願成為宦官的走狗,為了能夠獲得更多表現的機會他可以和家族名聲並不顯赫的董太後攀親戚,而這一切的一切隻為了今日獲得這個由他親自改變這個他熱愛的同時又深深憎惡著的國家的機會。
所以說董卓絕對不是一個不知道變通的人,必要的時候他也明白什麼叫做審時度勢,他更加明白為了能夠達成目標必要的時候退一步以獲取更大的空間。
於是當第一道神雷砸在旋門關的城頭時,他同樣心裏掀起了滔天巨浪,因為沒有一個人會比他這個距離神雷最近的人更能感受到那來自磅礴的力量,甚至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以及掀起的大大小小的石頭都帶著迅捷的力量擊打在他的身體,他的神經上。
很顯然,他十分清楚他如果繼續站在這裏的話,就算神雷再怎麼精準度不夠,就算神雷繞著他劈下來,他也絕沒有幸免的可能——第二道神雷便用讓人瞠目結舌的力量將旋門關附近的一座小山的山頭削下一大塊,不幸擁擠在下麵的董卓軍數百人甚至連哀嚎的機會都沒有便隨著滾落的大石塊碾成了新鮮出爐的肉泥,各種顏色都夠開一座染坊的分量了。
董卓再強大也不過是一個區區凡人,不是小說中渡劫的仙人,他如果舉起寶劍大呼一聲“蒼天能奈我何”的話那麼將隻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他將步他的帥旗的後塵,成為一撮塵土。
如此說來董卓如果不想死的話,那麼暫時撤退對於他而言是眼下最正確的選擇。
隻是有些時候有些事情雖然看似選擇很多且其中還有看上去最為正確或優秀的選擇,但是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你真的能夠選擇那些看上去無比正確的選擇麼?
或者說,那些對於自身異常正確的選擇與一些其他東西比起來還是否正確呢?
就如同舍身炸碉堡時的董存瑞,就如同將身體堵向了機槍口的黃繼光,就如同在烈火的灼燒下也依然一動不動的邱少雲,生命和戰爭的勝利相比究竟孰輕孰重呢?
是的,我們並沒有權力剝奪其他人生存的權力,所以哪怕三角洲、海豹們訓練嚴格能夠精通N國語言,精通N種槍械,精通N種高性能高科技機械的操作,可是當他們的兜裏揣上用N種語言寫好的投降聲明的時候,他們就隻能在伊朗的狂熱宗教分子們的麵前黯然失色。
或許他們應該去讀一讀裴多菲寫就的那篇不朽的名篇,或許他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一支軍隊可以從五千多米的高空跳入地形複雜的群山之中,或許他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一支軍隊可以在洪水麵前用人肉組成一道衝不垮的人牆,或許他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一支軍隊可以用生命去換取最後的勝利——哪怕需要他們抱著爆炸物躺在坦克的履帶前。
為了理想,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有的時候生命是如此的無足輕重。
也許理想並不高尚,也許理想有些錯誤,至少那些敢於為了理想而犧牲的人值得人們的尊敬。
更別說本就因為剛才的落石而陷入到了輕度混亂中的董卓軍如果再失去他們的領袖……
看著自己那有些微微顫抖的雙腿,這樣靈魂都忍不住顫抖的感覺多久沒有遇到了呢?
董卓不清楚,或許是早已遺忘,畢竟他不需要擔心和害怕,他的部下也不需要一個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領袖,他就要用這種氣勢掃平他的反對者,從而達成他一直以來的願望。
所以,他不能退!
雷蛇還在天空之中亂舞,遠方也隱隱約約從雨幕中傳來聯軍的呐喊聲,顯然對於他們眼中幾乎不可戰勝的敵人遭受到了如此重大的打擊感到歡欣鼓舞,或許在他們的心中,如果沒有了虎牢地區的那座旋門雄關,或許他們完全可以憑借人數的優勢在野戰中找回尊嚴。
這樣的想法是否是妄想我們暫且不提,反正聯軍的高層是這樣宣傳的,而對於大部分沒有與西涼軍交過手的士兵而言,他們寧願相信這樣的宣傳是真實可信的。
否則未戰先怯,這樣的戰鬥還可能打下去麼?不爭饅頭也要爭口氣吧。
不過,董卓現在可沒有心情去顧及聯軍的那些家夥心裏到底在想什麼,他現在直覺得自己就仿佛是行走在西北戈壁荒漠的大風中,不但每行走一步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力量和勇氣,而且還要隨時小心自己會不會迷失方向或者幹脆被狂風卷到完全陌生的地方。
而現在的情況顯然比吹不死人的狂風更加可怕,雖然他十分幸運前三道雷霆都沒有落在他的頭上,但是除了那道劈在附近山體上的神雷距離他有些距離之外,剩下的兩道距離他都仿佛在咫尺之遙,他甚至覺得自己能夠感受到從腳底處傳來的微微麻痹的感覺。
李儒此時已經被郭汜和李傕架走,雖然三個人都希望留下來,雖然還有更多的士兵希望能夠留下來,但是董卓並沒有同意。甚至他還留下了自己死後讓董旻繼承自己的地位,以牛輔、李儒和董越作為親族輔佐,他相信董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知道西涼人需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