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信念與意誌Ⅶ(1 / 2)

“孟德……這……這樣好麼?”

“好了妙才,孟德什麼樣的人你還不了解麼,他這麼做一定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正好我也看那家夥不順眼。哼!我們為國討賊,他卻在那邊首鼠兩端,老而不死是為賊!”

“我也知道這樣做有些不太地道,但是為了江山社稷,也隻能出此下策。哎……”

“放心吧孟德,我和妙才一定會讓那個老不死的家夥知道什麼才是他應該做的。”

“妙才呢?”

“孟德放心,雖然這樣做有些不太好,但是我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我方的士兵就這樣被無謂的消耗掉,那個家夥也該付出一點代價了。”

“好!一切就拜托你們了,我、子孝、子廉還有許許多多的將士們的性命就拜托你們了!”

望著夏侯兄弟離去的背影,曹操的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顯示著眼光主人的憤怒。

當然,這份憤怒並不是對著剛才出言有些冒犯的夏侯淵,畢竟是從小就跟在自己身後的跟屁蟲,曹操對夏侯淵那是相當了解,也知道這位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家夥雖然行事同樣有些風風火火,但是與他天然呆的堂兄夏侯惇比起來,平日裏卻更喜歡動腦筋一些而已。

曹操憤恨的目標不是別人,正是現在依然在戰場上出工不出力的陶謙軍的主帥陶謙。雖然曹操發誓自己現在絕對沒有將其扒皮拆骨之後做成羌煮的想法,但是那隻不過是因為曹操認為以陶謙身上那些老得不能再老的肉絕對不好吃,畢竟老黃牛的肉做的湯還有些香味,但是那個肉——反正對於幼年的曹操而言絕對是噩夢一般的存在,每每想起都覺得牙齒在抽筋。

好吧,拋開讓人胃疼的老牛肉地獄,曹操將視線重新投回到了戰場之上。

“情況依然不樂觀啊……”

雖然兵書讀了不少,而且也有不少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曹操也知道什麼叫做知易行難,原本文字上的東西隻不過是隻言片語,等到真正接受才知道其中的繁雜——不論是他當初領兵征討黃巾的時候還是他籌組西園軍的時候都像現在這樣一開始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

“不過我是不會認輸的,這可是我曹孟德期待已久的舞台啊。”

是的,他曹操不會認輸,無論是文治武功,一個個難關他不都闖了過來麼。

“如果是那李學在此他又會怎麼做呢?”

曹操喃喃自語著,思緒不由得稍稍有些走神。

李書實雖然自家知道自家的水平,但是在外人的眼中,現在他也算得上大漢名將了,雖然不是沒有人對其大加鞭笞,認為這樣射箭經常脫靶,騎術也不甚高明的家夥實在是連大漢邊軍的普通士兵都不如,更別說還什麼名將,“名醬”才更適合。不過因為其戰功著實不少,所以後麵的非議更多是士族對武人的輕慢以及打壓李書實這個寒門子弟所采用的手段。

曹操自然不會對李書實帶什麼有色眼鏡,論起出身來李書實到底還算得上家世清白,比起曹操這個贅閹遺醜來或許還能好點。當然,從經濟的角度看曹操要強過李書實太多太多,所以當他想要做一番事業的時候獲得的支持也要更多些,不用像李書實一開始那麼斤斤計較。

而且曹操在洛陽的時候也與李書實多有交往,對於李書實的水平多少有些了解——也許在經史子集上李書實完全就是個笨蛋,但是若論見識上,在信息爆炸時代被熏陶過而且在這個時代又生活和戰鬥過了那麼長時間的李書實也是有著相當的經驗和水準的。

畢竟待在一般天才的身邊熏陶也熏陶得稍稍開竅了點吧,雖然智力潛力依然是⑨的四倍。

所以說並不擅長衝鋒陷陣的曹操將李書實帶入到這場戰鬥之中倒也不能說完全沒參考價值。

不過曹操很快就有種頹然的感覺,因為他忽然想到李書實手下有呂布、趙雲、典韋、許褚這樣的猛將,曹仁這樣在曹操看來已經夠強悍的家夥在李書實那裏竟然排不上前五。

什麼叫做羨慕嫉妒恨,曹操現在有種淚流滿麵的感覺。

直到此時,曹操第一次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在人才上,曹操明白自己還差的太多太多,尤其是和李書實這個“現充”相比。

當然,人才的問題那是長遠的考量,但是眼前的問題還繼續他曹操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