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震天的戰鼓聲在戰場上的每一個角落中響起,那滯重的鼓點在萬千鐵蹄嘈雜的轟鳴中異常清晰,竟好似敲進了每個人的心房。兩緩一快,間隔的分毫不差。
電閃雷鳴過後的空氣好像臨風的花枝一樣在顫抖為這片血腥的戰場帶來了一絲清新的感覺,似乎這樣的感覺讓董卓更快的進入到了某種狀態之中,隨著鼓槌有節奏的與鼓麵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接觸,你可以感受到鼓聲在喧嘩著,狂嘯著,怒吼著,飆突著,跳躍著,不藏不掖,狂雷般擂擊著山穀和天空,奔雷般摑擊著大地和江河,奏出一闕轟天震地的狂暴樂章。
從董卓身邊的親衛開始,每一個董卓軍的戰士都眸光閃亮,心靈和血脈的每一顆細胞都隨著節奏噴湧和燃燒,如一座座即將爆發的火山。
這,是進攻的號角,是西涼軍真正開始進攻的序幕。
“這種節奏的擊鼓方式,普天之下隻有一支軍隊。”
聽到戰鼓聲響起,已經從西涼軍中撤回到袁術身邊的孫堅滿臉凝重。袁術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仿佛天不怕地不怕的孫堅會露出這樣的麵容,但是他還是偷偷向自己身邊的張勳打了個手勢,隨後原本便因為孫堅的撤出而顯出頹勢的聯軍右翼徹底轉為了防守陣型。
“擊鼓者,何人?”
能將戰鼓敲擊得如此穩定而富有穿透力,孫堅心裏清楚,這人一定是高手中的高手,最為重要的是,董卓軍之中這樣的高手隻怕不止一人。
孫堅直到現在依然還記得就在幾年前,就是在這樣一通形似而神不似的鼓點之下,數千西涼軍中的精銳,被稱作“飛熊軍”的部隊在亂成一團的情況下隻用了一次衝鋒就輕鬆殺出了那些強悍的羌人隻怕是絞盡腦汁才精心設計的重重圍困。
如今的鼓聲,比那個時候更加的讓人震撼,也更加具有著某種特別的韻律。
與此同時,對於西涼軍同樣熟悉無比的陶謙剛剛雄起沒多久就再一次軟了下來,而且這一次無論某隻夏侯如何的藐視和挑釁,陶謙軍都予以了無視甚至是退走。
能夠讓陶謙變成這幅模樣,相顧駭然的曹操和鮑信頓時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最後還是多疑的曹操下達了命令,聯軍右翼適當回縮,看一看西涼軍到底耍的什麼花樣。
雖然,這樣做的後果很有可能是曹操再一次將袁紹賣給了敵人。
不過作為專注賣袁紹二十年的曹操看來,袁紹這位發小別看平日裏大大咧咧一副“我是名族”,“要講究名族風範”的樣子,但是能夠與曹操臭味相投的人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痞氣,尤其袁紹雖然出身世家比曹操好很多,但是庶族血脈卻讓他的少年生活比起嫡長子的曹操苦上很多,所以他的血脈中那種不服輸的勁頭可是一點也不比曹操這隻命硬的黑皮矮子差。
當然,不論是左翼的袁術、孫堅,還是右翼的曹操、陶謙,他們所麵對的隻不過是董卓魚鱗陣中保護中央突擊部隊側麵的兩翼部隊罷了,雖然他們同樣聽到了鼓聲,但是如果聯軍兩翼部隊不對他們過分壓迫的話,他們現在也並不打算追擊。
畢竟他們比聯軍的高層們更加了解董卓,知道董卓能夠容忍什麼又對什麼事情無法容忍,所以自然不會在這樣關鍵的時刻節外生枝,讓董卓軍大好的局麵化為泡影。
那樣做的結果隻有一個——他們必須用自己的腦袋為戰死的袍澤殉葬。
隻不過這樣一來,處於董卓軍兵鋒所指之處的聯軍中軍的壓力便可想而知。
袁紹有些吃驚的看著排山倒海的金黃色洪流出現在了雨幕與暮色混雜的遠端,這一刻就仿佛像是太陽恰好躍出了地平線一般。經過歲月的巨手反複摩擦過的大地的蒼顏之上,征戰的勇士昂首向東,他們的身軀是八百裏秦川的沃野,他們的血液是九曲黃河的湍流。
雖然袁紹很想繼續像剛才那樣借助那些簡易工事以及長槍和各種策略的配合抵擋住對方新一輪的狂攻,但是看到他們不斷後退的腳步,顯然他們失敗了。
實際上如果將防守一方換成是李書實所率領的並州軍,隻怕下場也會和如今的袁紹一樣。
當然,前提是我們美麗的、可愛的、無敵的蘇小蘿莉以及成熟的、高雅的、同樣無敵的羅荷童鞋不再一次聯手搞出什麼駭人聽聞的陰謀詭計或者說是讓人頭皮發麻的陷阱。
可以說眼前的一切幾乎超出了袁紹對騎兵的理解,他甚至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這才是飛熊軍的真正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