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打不相識吧(三)(1 / 2)

一刻鍾過後,第二場比試開始,交戰雙方是楊阜對戰紅組第一人——曹震。

這一戰當真沒什麼懸念,一來楊阜不論是HP還是MP都很難支持他長時間使用各種策略配合自己的戰鬥,二來經過剛才的戰鬥,楊阜的弱點也已經被大家所洞悉,再想要像之前那般占到絕對的上方並不容易,或者說以楊阜現在的武藝還無法完美駕馭那種戰鬥方式。

所以說,雖不能說曹震打出了個perfect的脆勝,但是楊阜基本上也沒有對曹震造成多大的威脅,甚至可能都沒有逼出曹震的真實實力。

唯一可以知道的隻有作為一位豪強子弟,曹震的主職業竟然選擇了武術家,而非正規軍的相關職業。不過看到其那一手嫻熟漂亮的長棍,李書實覺得自己應該是知道這一切的原因。

“如此看來原本以為優勢比較大的白組或許並不一定占優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來到演武場上的韓浩一邊捋著自己的短須,一邊笑著品評道。

落魄的韓浩對於加入到並州軍倒也不再有多大的抵抗,他對隱士沒什麼興趣,又缺乏足夠遠行的盤纏,之前本就已經準備找一份小吏的工作糊口,所以現在的情況本就已經超出了他原本的預想,雖然與之前王匡主政河內時的地位天差地別,但總也有個盼頭不是。

更何況李書實私底下向他做過許諾,隻要他在西域表現不錯,馬艾離世之後李書實便會舉薦他成為敦煌郡的太守,雖然有些偏遠和危險,但是對年紀並不算大的韓浩而言也算不錯。

更何況這太守之位雖說是由李書實舉薦,但是任命的權力還在當今大漢皇帝的手中,所以完全稱得上是名正言順,這樣一來他韓浩也是有兩千石資曆的人物,曆練個五年十年等到局勢穩定穩定或許他就可以考慮向中樞發展發展。

就算達不到三公的高度,九卿的職位想必也能讓他在宗族中留下重要的一筆。

所以說,如果韓浩知道要不是李書實迅速接手河內,或許他此時已經是拒絕董卓征辟並成為袁術的騎都尉,不知道韓浩是否還會如同現在一般滿足呢?

所以說曆史沒有如果,所以韓浩現在躊躇滿誌的跟隨李書實打算在西域建立一番功業。

“論武藝閻行隻怕是在場諸人中最為出眾的,烏則雖然天賦遜於閻行,不過身為烏丸部落的繼承人,從小便受到了嚴格的戰鬥技能培養,再加上跟著呂將軍這麼長時間,實力上也很不錯,如果不出意外連戰兩人而不敗應該有很大的可能。原本以為剩下三個人或許會成為另外兩組的突破口,不過現在看來這三位都很值得期待。”

許褚甕聲甕氣的當著紅組的幾個小家夥點評道,原本豪爽氣盛的許褚這麼多年下來在典韋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竟然變得沉穩訥言起來,臉也越來越向撲克的方向進化。

不過,他這麼說倒也是絕對有資格的。

並州軍的幾個小家夥的實力許褚是幾位清楚的,雖然交手的機會不多但是也是會抽空在李書實的要求下帶著李書實的親衛和其他部隊進行對抗,以便於讓那些親衛不要忘記戰鬥的感覺,戰後自然會有一番討教,更別說護送皇帝西行的時候因為每天路程不多,幾個小家夥自然不會放過學習的機會,哪怕是觀摩幾個高手戰鬥或者讓高手指點自己戰鬥都大有收獲。

漢陽郡的幾位也差不太多,就連敦煌郡的那幾位通過今天早上他們與典韋的戰鬥也能窺見一二,可以說除了隱藏了大招的楊阜和沒有下場的曹震,許褚覺得自己對參賽者們還算了解。

“仲康大哥覺得我們能贏?”

如果說對於許褚的言論誰表現得最為明顯的話那絕對當屬烏則。

這位年紀輕輕的西河烏丸少族長被他的父親送到李書實這邊後不但漢話越說越溜到,而且思想上也快被以李書實牽頭,蘇小蘿莉加一幹大儒們洗腦的將自己當做了大漢子民神聖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如無意外的話再過幾年就可以將他放回西河主導西河烏丸的同化事宜。

其實不隻是烏則,以耶利達、拓跋力微為代表的異族少年都在被李書實以種種手段進行洗腦工作,隻不過比起已經與漢民族有融合趨勢的西河烏丸相比,這些人需要花費的經曆和時間會更多,不過隻要李書實保持強勢,今日的烏則必然成為他們最終的結果。

當然,再如何同化和改造,已經植根於血液之中的生存法則不會輕易消散,所以哪怕是一次“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比試,這些人對於勝利的渴求也遠勝其他人。

隻不過烏則雖然渴求勝利,但是卻更加喜歡張恭的做法,麵對麵硬碰硬,雖然並不排斥謀略,但是如果硬碰硬有機會獲勝的話他們還是更喜歡這種直接的方式。隻有在正麵對抗沒什麼希望的時候,他們才不介意使用其他的手段得到他們看重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