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曆史的車輪轉啊轉(1 / 3)

波調是一個很現實的人,或者說他是個實用主義者。

雖然知道這或許隻是對方所展現的一種假象,但是李書實依然隻能用這樣的觀點來解釋對方對於臉麵的輕視以及對於實際利益的偏好。因為在能夠獲得更多的可以預期的貿易收獲時這位貴霜名義上的國王並不介意付出其他的一些東西——包括且不限於重新向大漢稱臣納貢,派駐使節,甚至當西域都護府有需要的時候派出不多於五萬人的部隊歸其統轄。

“話說你就不怕以後有人拿著大義的名分借機造你的反麼?”

“隻要我自己擁有足夠的力量,我並不需要擔心是否有人懷有二心。大漢能夠給予的名分在某種程度上也許的確很有用,我派出的軍隊也有可能會被趁機策反,但是那些軍隊完全可以是戰鬥力一般的部隊,而那些擁有大義名義的人也隻會拉攏到一些貪婪的人。而如果他們能夠聚攏到推翻我的力量,那也隻能說明我之前做得不夠好而不能說明其他任何問題。”

麵對李書實尖銳的問題,波調的回答非常自信,或許對他而言在這樣已經達成協議的場合下適當的展示自己的魄力可以讓自己的盟友擁有更大的信心。因為有了西域這塊緩衝地帶,大漢和貴霜兩個國家實際上並沒有明顯的衝突點,反而兩邊政權的穩固有利於他們所達成的協議的執行。李書實這邊的實力波調已經看到一些,同樣波調也要讓自己的盟友擁有同樣信心。

“我還有一支萬人的部隊隱藏在大宛、烏孫和康居的交界地帶,是來自富樓沙的精銳部隊,曾經屬於富樓沙禁衛軍,是我那個父親在生前留給我為數不多的東西之一。另外我還有一支絕對聽我命令的部隊,大約三萬人,現在正在康居的貴霜軍中,不過你應該也很清楚這支部隊並不容易調動。不過我接下來就要回到那裏,所以接下來我會給你消息,隻要不出現什麼意外。按照協議,我幫你對付鮮卑人,而後你也要幫我一些事情,之後履行我們的協議。”

“好的,希望我們今後合作愉快。”

“我也希望如此。”

雖然大漢如今已經陷入到混亂之中,同時鮮卑人看起來也顯得相當強勢,但是波調的最優先選擇卻並不是鮮卑人,不但因為鮮卑人所能生產的商品極為有限,更重要的是在波調看來鮮卑人的問題也並不比大漢好到哪裏去——同樣缺乏一個真正的領袖。

甚至在離開的時候波調嚴肅的對李書實說道:

“根據我的判斷,如果你們能夠早一步幹掉鮮卑人中那個叫柯最的家夥,或許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論是你們還是烏孫人又或者是我們都不必擔心鮮卑人所帶來的麻煩了。”

而這樣的想法與賈詡的看法不謀而合。

對於波調的離去不論是那位烏孫的王太後還是烏孫女王都沒有說什麼,或者是因為她們並未注意到對方的價值,或者是因為她們僅僅是漢人手中的傀儡?

不過,李書實至少至少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那個來自康居的王太後正在幫助她的女兒訓練那支曾經被丕靡交給李書實的三萬人馬,也就是那天跟隨在她們身後的烏孫軍隊。

當初與李書實一方達成協議後當時還是烏孫王後的女人已經開始準備逃離那個王宮,因為她很清楚丕靡最後的價值在什麼地方也很清楚自己擁有怎樣的價值。雖然老國王的情況還沒有到十分糟糕的地步,不過對於自己妻子的舉動他並沒有說什麼和做什麼,因為那一切的因果都是由他所主導,而在這其中沒有人可能的反應他也早已料到。

所以烏孫王後成功的偷偷躲到了自己的兒女那裏。而這一切除了老國王丕靡之外無人察覺,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優勢,才能讓這個幾個女人在實現被李書實告知的情況下偷偷溜到李書實所掌控的軍營之中,雖然那個時候軍營之中已經有些不太穩定了。

隻不過烏孫王後和烏孫公主哪怕不是王位的主要競爭者卻也有著足夠的身份,而在這個身份與薑敘的部隊共同的彈壓下,這支部隊成功被這對母女收編。而在風波結束之後這對母女對這支部隊的信任度甚至超過了一直忠誠於烏孫的禁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