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河北大混戰的序幕(1 / 3)

PS:PS:大國重器——可以看一看,也許國家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至少還有一群人真的是在為這個國家拚命做出著自己的貢獻,而在此之前他們的功績卻並沒有被世人所重視。而看了這一切後你就會知道那些美分、日元們整天叫囂的東西是多麼的幼稚和可笑。

至少在這裏請允許我哈哈哈大笑三聲。

PS2:螃蟹在剝我的殼,日記本在寫我。

漫天的我落在楓葉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四個一快到了,謹以此送於廣大FFF團團友作為節日禮物。

“大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太難決斷,而且我最近正好在讀古書的一個故事,或許可以幫助到大哥在這件事上做出更有利於我們的選擇。”

“哦~越弟你最近知道多看書了,這樣很好。雖然我們是依靠軍功才得到了如今的地位,但是如果不多讀一些書,終究是無法融入到那個圈子之。就像你大哥我,如果不是拜了盧公為師學習了一段時間,你覺得我的那個老嶽丈會看上我這個庶出的窮小子麼?”

雖然公孫瓚成名是靠了他在軍事上的才華,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公孫瓚不是那種沒讀過書的大老粗,甚至可以說比起劉備這位並不是非常愛讀書隻不過跟他的那個超級遠的祖宗劉邦非常相似屬於那種即使不學也有術的存在,公孫瓚在學識上要比劉備強上不少。

不得不說,其實認真算起來,東漢的官僚體係整體化水平或許是整個國封建社會最高的存在,因為從皇帝到下級軍官,你要是不讀點書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和同僚打招呼,哪怕是曾經的頑固分子如呂蒙這樣的最後也“改邪歸正”,而且同樣是受到“皇帝”孫權的影響,其他如董卓、呂布這樣的武將也可以勝任官的職位。關羽有手不釋卷的美談,張頜這樣的將領更是經常邀請出色的儒生入軍營講學並將其出色的人才舉薦給國家。

可以說如果不是在普及率上落後太多,或許東漢的化水準將會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所以,公孫瓚對於自己的族弟願意讀書這件事絕對會給予鼓勵和讚揚,而不是拚命灌輸什麼“讀書無用論”然後讓自己的家族子弟光練肌肉,因為這絕對不符合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大哥教訓的是,小弟原本還覺得讀書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還不如多練把力氣能夠更好的幫助到大哥。但是這段時間幫助大哥處理地方的政務才發現,不讀書真的是不行啊。”

“是啊。是啊,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果然大哥平日裏的教訓是有道理的。”

看到公孫越受到了讚揚,公孫範也不甘落後,臉上露出了一副“我也感受深刻”的模樣。

“你們能夠知道這一點就很好,不過不要光說不練,也不要心血來潮,要持之以恒才能從書本學到更多的東西。好了,你們也都大了。不需要我多嘮叨了。越弟,你就說說你的看法吧,也讓為兄看一看你最近的書看得怎麼樣。”

“是,兄長。弟最近研讀古書,對那範雎說秦昭襄王一段頗有感悟。我們地處幽州,雖然所在之地不如原腹地豐饒,但是卻也可以避免四處樹敵導致背腹受敵。昔年範雎向秦王獻上了‘遠交近攻’之策。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想必是極好的。”

“不錯,看樣子你的確是看了書的,既然如此那就繼續說下去吧。”

“我們現在、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最為難以對付和棘手也是必須要麵對的敵人便是那位依然以盟主自居的袁紹袁本初。雖然這樣說有些漲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感覺,但是從名望和對世家豪強的號召力上,我們是無法與對方相比的。而我們的白馬義從雖然可以稱得上是少有人能敵的部隊,但是袁紹軍麾下的冀州兵曾經跟隨皇甫老將軍在西北征戰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為重要的是他們並不缺乏與各種騎兵作戰的經驗,所以在這一點我們對對方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我們與烏丸、鮮卑各部的關係並不融洽,難保他們不會被財物所動搖,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或者地方給我們造成一些比較棘手的麻煩。”

“越兄,你這還真是滅我們的誌氣啊。那袁本初不過是一個擅長在朝堂上爭辯,逞口舌之利的奸猾之徒。但是要說指揮戰鬥,怎麼可能是咱們大哥的對手啊!就算那袁紹有些虛名,但是想要爭奪天下,還是要靠馬背上的本事,而不是喊幾句話,送幾件禮物。”

公孫範似乎並不同意公孫越的觀點,當然也不排除這是為了討好公孫瓚的一種行為,畢竟現在在公孫瓚的麾下,統領白馬義從的公孫越怎麼看都要比沒有實權的“副將”公孫範重要,公孫範雖然並沒有取代公孫瓚的野心,但是至少成為其麾下第一人的野心還是不小的。

“袁本初真的有你說得那般不堪麼?就算此人真的無法與大兄相比,但是田元浩、許子遠之輩皆乃智謀之士。好,就算這些人的能耐你同樣不了解,但是顏公驥、伯鳴、高景滌這些人的本事你總不會不知道吧。就算大兄能對付其一個、兩個,那麼三個、四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