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各方調動(下)(1 / 3)

“魏郡太守?嗬嗬,這袁本初還真是舍得下血本啊。”

“如此一來隻怕袁本初是徹底放棄西進的計劃,那麼接下來不是與公孫爭雄便是南下與那陶恭祖掰一掰手腕。對於我們並州而言,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閑暇吧。”

“血本麼?或許吧,不過不論魏郡是否在我們手中,都將會牽扯袁本初足夠多的jing力,雖然袁本初此舉不應該沒有準備後手,但是卻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要說麻煩無外乎就那麼幾種——煽動豪強叛亂,禍水東引將劉岱或者其他諸侯的目光吸引到我們身上,難不成他還以為以我們並州如今的實力會懼怕他袁本初不成。”

“說不定袁本初是希望我們與韓馥拚個你死我活然後他再來撿便宜吧。最好能夠讓我們三年沒有出兵的能力,到時候他便可以兵分兩路一南一北齊頭並進。”

“這還真是我聽過的最異想天開的想法啊。”

“我現在就有些等不及看那袁紹懊悔沮喪的樣子了,哈哈哈哈!!”

此時晉陽州牧府的議事廳中,到處可以聽到類似的交談聲。雖然袁紹的一係列動作做得還算隱秘,但是從之前就已經在西涼軍中埋下了不少人脈,如今又有盧植明裏相助,可以說長安朝堂上發生的事情,李書實這邊基本上可以拿到第一手的資料。

對於袁紹拋出的這一張如同從天而降般的“餡餅”,並州軍內部大多數人都極為感興趣,不僅僅是因為並州軍能夠開疆拓土,更重要的是魏郡的財富人口或許還無法與河內相提並論,但是無論是現有的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還是經濟潛力和人口潛力,能夠與之爭奪恐怕也隻有同屬京畿地區的河東郡以及因為並州軍的強大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太原郡。

而且無論是太原郡還是河東郡都麵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身處河穀,地形偏向閉塞,在群山環繞中的平坦地形麵積有限,再加上道路等一係列發展瓶頸,即使河東還有大殺器“井鹽貿易”,太原同樣有大殺器“首都圈效應”,終究還是無法與魏郡相比的。

更何況作為魏郡治所的鄴城,是整個魏郡最為jing華的部分。

鄴城據說誕生於chun秋,出自chun秋第一霸齊桓公之手,大概是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而築。之後歲月荏苒,當時代進入到戰國時代,鄴城迎來了第一個讓其身價倍增並逐步成為北方重鎮影響了未來千年北方局勢的重要人物——魏文侯魏斯。

魏斯,或者也可以稱呼其為姬斯(姬姓魏氏),這位主可以算的上是戰國初期最猛的存在。

諸如聯合韓趙活捉齊國君主迫使周天子承認其侯爵之位,拔擢樂羊攻下了中山國,任用法家之祖李悝傳授法家學說並首開變法之先河,當然還不能忘了也是這位發覺了名臣.吳起。

也正是因為魏文侯的存在,讓因為以趙襄子為主力戰勝智伯後獲得了三家分晉最大收益的趙國被壓製,西涼邊陲民風彪悍實力強大的秦國損兵失地,憑一己之力改變了魏國進入到戰國時期後所麵臨的戰略劣勢,並最終為魏武侯稱霸戰國前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而這位魏文侯還未即位時所得到的封地,便是這鄴城所在之地。所以當魏斯即位為魏候之後,這鄴城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魏國國都安邑的陪都(魏國後來我們所熟知的都城大梁是魏武侯從楚國手中奪來的),鄴城的發跡便應該始於此。

隻不過當初毗鄰漳水和滏水(太行八陘滏口陘得名的原因)的鄴城一帶連年水患,再加上惡霸橫行,導致土地大量荒蕪,整個鄴城一帶也因此並不興旺。

這個時候,一個我們大概應該會耳熟能詳的名字出現了,這便是神奇的西門大官人,哦不對,應該說是人民的好公仆,鄴令西門豹童鞋。

西門豹的故事在小學課本中大概應該是頗為普及的,這位來自安邑的能人不但巧妙地整治了當地的流氓惡霸,讓他們無法繼續壓迫百姓,同時還帶領百姓興修水利,將原本肆虐的河流變成了讓百姓得以安家樂業的生命線,也使得鄴城一帶經濟逐漸繁榮,人口大量聚集。

可以說若不是後來趙魏兩國撕破臉皮,趙國國君趙敬侯將國都從李書實現在所待著的晉陽一帶遷到了距離鄴城可謂是一步之遙的邯鄲,讓此處一下子成為兩國拉鋸的最前沿,相比鄴城一定可以憑借魏國在戰國初期的霸業發展成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如今這魏郡落入到李書實的手中,不但意味著他將獲得大量的人口和一個新的經濟中心,同樣也意味著他可以憑借魏郡發達的陸路和水路交通窺視著整個華北平原。

甚至有人提出,現在李書實手上的地盤幾乎快要比得上當年的chun秋一霸晉國,這是不是也預示著我們的李書實童鞋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時代的霸者呢?

當然,李書實本人若是聽到這樣的說法隻會告訴其:你真的想多了。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新土地的獲得的確進一步刺激到了並州軍那一直被壓製的擴張之心,那些高談闊論之人不論說的內容是什麼,但是核心一點皆都是希望並州軍的高層能夠借著此時的東風掀起一輪新的擴張浪chao,到時候就算是自立也會有足夠的底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