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眾相逼,意難平(1 / 2)

幾壺濁酒,一碟小菜。

盧植就這樣靜靜跪坐於自己的書房內,自斟,自飲。

作為與李書實相交莫逆的老友,他早已不必再去喝那些苦澀不堪的東西,並州出產的美酒不論是凜冽還是醇厚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蘇小蘿莉總能夠找到合適的方法釀造出讓人欲罷不能的杯中絕品,然後讓那些希望死在酒缸裏的酒精中毒者們爭相解囊。

隻是,今天盧植並不打算回味那酒中的醇厚甘凜,反而是在品味著濁酒中隱藏著的粗糙和苦澀,正如他此時悲愴的心境。

而在他身後,是沉默不語侍立一旁的杜畿。

杯中的濁酒是杜畿按照盧植的要求,從長安城的某個角落的酒屋中沽來的,酒中懸浮著各種雜質,那來自於甲醛和甲醇的辛辣氣息讓嚐過美酒的杜畿忍不住直皺眉。

但盧植卻仿佛渾然未覺,一杯接一杯的倒入腹中,哪怕被嗆得大聲咳嗽,哪怕喝得身體中毒卻也依然不管不顧,頹然的模樣讓他本就憔悴的麵容更增了三分悲涼。

可即使是麵對這樣的盧植,作為他堅定支持者的杜畿,也沒有露出一分一毫想要勸誡的模樣。

因為杜畿心裏很清楚,盧植此時內心的痛苦。

源於這幾日來朝堂上的風雲變幻所帶來的心痛和悲哀。

酒不醉人人自醉。

朦朦朧朧間,盧植又仿佛回到了朝堂上,看到了那群慷慨激昂的朝臣們。

指點江山,揮斥方遒,這種痛快的感覺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了。從大將軍竇武被誅殺之後朝堂上就一直是萬馬齊喑,不是成為宦官們的提線木偶便是權臣們肆意播撒跋扈的殿堂。

就算是將這些在百姓眼中尊貴無比的朝臣們此時的心情比作“翻身農奴把歌唱”估計也不為過,畢竟他們終於有了“當家做主人”的感覺。

可是呢?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感覺太high了。讓他們的表現顯得似乎有些亢奮的過了頭。

“請盧太尉掛帥領兵進攻武都、漢陽、隴西的西涼軍餘孽。”

“命令並州牧李學交出董賊逆黨李儒和張繡並率兵殲滅董賊逆黨張濟以正清白。”

“任命袁紹為征北將軍,領幽冀並朔四州軍事。任命公孫瓚為朔州刺史。剝奪呂布魏郡太守之職,以潁川人辛評為新任魏郡太守。以渤海人高覽為河東太守。”

雖然盧植苦苦抵擋。可是越來越多類似的聲音似乎已經在朝臣當中形成了某種共識。

而且隨著盧植不斷利用自己的聲望進行周旋,慢慢的。他發現他似乎也成為了共識的一部分。

雖然盧植年輕的時候的確是個衝動的家夥,十分的符合北地男兒的風格,可是宦海沉浮這麼多年,現在的盧植不但脾氣已經收斂了很多,而且政治智慧也有了相當的曆練。

可以說那些以王允為首的朝臣到底在想些什麼盧植並不需要多做思考便想的一清二楚。

雖然明麵上損失最慘重的自然是被剝奪了大量土地甚至需要用不靠譜的罪名冤殺自己親信將領的李書實,可實際上縱觀朝臣們所形成的幾個比較統一的意見,每一條背後所指向的人其實都是一個。那便是已經淪為那些朝臣們眼中釘肉中刺的他盧植盧子幹!

很稀奇,很殘酷麼?

並不稀奇,因為事實就是這麼的殘酷!

事實上王允能夠看出來的東西以盧植的智慧和眼光不會毫無察覺,隻不過對權力的追求並沒有太大野心的盧植絲毫沒有利用所有的“有利形勢”來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打算。

事實上如果盧植真的有這樣的打算。或許清河之戰的結果會發生改變也說不一定。

可是盧植這樣的想法哪怕在公開的場合中大聲說出來對很多人而言也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以己及人,那些人將自己帶入到盧植所處的立場下,基本上都無法拒絕那盡在咫尺的權力巔峰所散發出的誘惑之光,所以就算盧植像比幹那樣將心都挖出來給別人看,相信換回來的絕大多數的評價也絕非“此人忠肝義膽”之類的好話。而是“作秀”、“矯情”之類的評價吧。

更別說在某些人的推波助瀾下,對盧植的輿論導向已經形成,上上下下似乎都已經被先入為主的印象所左右,再想要扭轉過來所要花費的精力豈止十倍百倍。

畢竟看起來手上沒有多少實際力量的一方是弱者,更值得人們同情。就好像麵對國家機器的那些大v們一樣,不論他們的言論是對是錯,隻要是和gov對著幹,總是能夠獲得一大片的讚揚鼓勵和支持——隻要想一想自己平日裏被各種職能部門坑的經曆以及所經曆過的一些事情,自然便會傾向於那些在普通人眼中“敢於挑戰風車”的“唐吉坷德”。

所以,一貫以名譽節操簡稱名節為最高追求的盧植,此時心中的苦悶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