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死了,毫無意外的死了。
根據傳回的消息,經過數天的激戰,長安城終究還是無法抵擋來自西涼軍的攻擊。
最終,或許已經絕望,或許因為其他什麼原因,王允最終不得不用自己的死亡來保護身處長安城中的那位大漢名義上的帝王的安全,他已經別無選擇。
那一天,是王允的生命最後留存於這個世上的日子。
那個倔強的老頭麵對長安城外烏壓壓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隊,滿麵濁淚。
是在哀歎自己未盡的事業,還是在悲歎大漢氣運的結束,這或許隻有他自己才會知曉。
這個隻有一條路可以選擇的男人用手中鋒利的寶劍劃過脖頸,而後大頭朝下從長安城高高的城牆上墜下。
不知道在下落的時候他是否已經死去,若是沒有立刻死去的話又想了些什麼,是否回憶起了自己的生平過往,又是否回憶起了曾經的那些至交好友,回憶起了那些曾經的敵人。
可惜,名為王允的生命即將結束,數十條貪婪的豺狗早已經在城牆根旁不斷狂吠著,不耐煩的等待著屬於它們的美食。
那血腥的爭搶場麵讓城外的西涼軍感到分外的開懷,野獸們的戰爭技巧顯然無法與人類相比,但是受到本能支配的它們表現出的原始衝動卻更能激起人類隱藏在血脈中的暴力因子。
更何況,對於大部分西涼人而言,他們或許更希望自己便是那群豺狗中的一員。這樣才能完成自己對王允“生啖其肉”的發泄。
而此時,王允身後的長安城內。是無數戰死者的屍體,他們當中有各家朝臣的私兵,也有那些臨時招募而來配發了兵器便被驅趕到了城牆上連轉職都來不及進行的普通百姓。
這些屍體之中有的是正麵被創,有的則是背麵中刀,不過受傷的地方在哪裏。這些人死去時的表情都是恐怖和絕望的,或許他們在臨死前想起了曾經籠罩在長安城上空的恐怖。
而在這些屍體後方的一座宮殿內,是坐在皇位寶座上靜靜等待的漢帝劉協。
此時這位少年的眼中,閃爍的是冷靜近乎於冷酷的目光。
為了什麼呢?
是憎恨王允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亦或是西涼軍餘孽們的膽大妄為?
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無從知曉,因為能夠看穿這雙眼睛背後所想的人此時不是已經死去便是瑟瑟發抖的等待在城牆之後,等待著勝利者對他們的裁決。
最重要的是,當宮殿外響起了沉重而雜亂的腳步聲時,這位大漢的九五之尊眼中的冷酷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真正正平靜的眼神,靜靜等待著勝利者的到來。
而他所需要做的,並不會與董卓尚在的時候有多少不同。
按照要求給董卓平了反,之後更主持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下葬儀式。隻是那華麗的棺槨中,承裝的卻不是董卓的屍骨,而是一尊香木雕刻而成的人像,畢竟董卓的屍體早就已經被點了天燈燒掉大半。隨後所剩的一點殘渣也成了城內野狗碩鼠的食糧。
如此說來董卓和王允這對政治仇敵的下場卻頗為相同,應該說是可笑呢還是可歎。
總而言之,看到這裏的時候。李書實是放下了手中的情報沉默了許久。
不過,這樣複雜的心清還不能阻止到他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致。
李傕拿到了車騎將軍,郭汜拿到了驃騎將軍,其餘參與的將領也獲得了他們之前所無法想象到的高位,真可以算的上是皆大歡喜了。
畢竟之前董卓尚在的時候,雖說西涼軍受到的約束有限。可是在官位上董卓並沒有顯示出如他給出的賞賜那般豪爽,反而是根據個人過往所立下的功勞和能力進行升遷,所以除了少數如李傕郭汜這般憑借功勞爬到了將軍的職位之外,大多數西涼軍的高級將領還停留在雜號校尉的極端,論起品級來也隻是將校中最為低級的那個層次。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賞賜的人群中,還有一群特殊的團體。
這些人便是來自並州的那群原屬於北軍的將領,一群宛若浮萍隨波逐流卻看上去越活躍滋潤的老油條們。
因為董卓的恩惠,他們成了當初洛陽北軍中最先倒戈的一群人,並用自己在北軍中的那些人脈引發了連鎖反應。隨後麵對王越的威脅他們也沒有選擇反抗,直接成了王允手下的鷹犬,並間接害死了董卓的一個女婿牛輔。之後麵對擺脫了劉焉和張魯的糾纏氣勢洶洶而來的西涼軍,這群人又再一次打開了三輔的門戶,成了李傕郭汜等人的帶路黨。
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搖擺之中,他們的官職越來越高,他們手下的兵馬也越來越多,雖然無法與李傕郭汜樊稠等人麾下屬於董卓直轄的精銳士卒相比,可是再想要輕易解決這群人卻也是想也不要想的事情,他們已經成為了足以左右三輔局勢的不容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