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間幕:仁之世(1 / 3)

“大哥,斥候來報,前方十五裏處有黃巾軍正在襲擾村落,我們要不要出兵援助。”

“翼德,追隨我們的百姓現在有多少人。”

“綿延十數裏有餘,一眼望不到頭,弟實在是數不清到底有多少百姓鄉親追隨咱們。”

“那麼糧食還夠吃麼?”

“怎麼可能夠!我們離開的時候僅僅隻拿了半年份的糧草,按理說支撐到徐州應該沒有問題,更別說陶謙那老頭還承諾說會派人迎接咱們,到時候又會給咱們一些錢糧。所以當初漁陽百姓念著大哥的好願意千裏相隨,這份情誼就是老張我這樣的混球都覺得難能可貴不能拒絕,這便答應了下來。

隻是誰曾想,如今這青州境內黃巾複起,聲勢不亞當初,盜匪雲集,民不聊生。沿途不斷有饑民加入到咱的隊伍之中,大哥又不願意放棄他們,這糧食的消耗自然就大。而且青州黃巾勢大,那陶謙老兒自顧不暇怎敢北上,大哥又不讓我們攻打那些貪官汙吏所占據的城池。沒有進項,又要應付眼下差不多十數萬百姓的吃喝,就算減少口糧配給,我們也撐不了多久。”

“是麼……已經嚴重到這種程度了麼……我劉備實在是對不起那些一路跟隨我百姓啊。”

“大哥,別這樣說,三弟也隻是擔心糧草的問題罷了,您沒看他這幾天飯也吃的少了,酒也不喝了。不就是想多省點糧食給百姓們麼。不過大哥啊,這糧食的問題的確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時候了,畢竟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事關好幾十萬條人命啊。”

“二哥二哥,三弟我這就不懂了,明明跟隨咱們的百姓頂天不到二十萬(大概),怎麼沒有糧食就會事關好幾十萬條人命呢?”

“三弟啊,你說假如你快要餓死了,這個時候你看到一個壞人手裏有糧食,你會怎麼做?”

“那還用問。搶他娘的!老張我就算是餓昏了頭也能一個打五個!”

“是啊。三弟你這樣的好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都會對有糧食的人動手,那些饑民在命不久矣的情況下又會怎麼選擇呢?吃人肉?還是攻打州縣?加入黃巾軍作亂?逃遁於山林間成為新的盜匪?如此一來這場災禍就會大大的擴大啊。”

“那麼二弟覺得應當如何?”

“那還用問,當然是剮了沿途的那些貪官汙吏,惡霸豪強。將他們所儲藏的糧食拿出來分給百姓。將他們藏匿的財物充作軍資。向當地普通百姓和商人購買糧草。”

“可我們此舉又與那些打著‘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匪盜有何區別。”

“大哥,二弟最佩服您的除了您對百姓的仁人之心外。便是當初您麵對刁難您的督郵敢於痛下殺手,在漁陽也敢對那些私通胡人引賊內寇的豪強施以雷霆,可為何現在……”

“哎……為兄也知道此舉見效甚快,也知道這是解決眼下窘境的一個好辦法。可是二弟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總是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問題,久而久之我們便會迷戀上這種‘武力決定一切’的感覺,最後一切行事都變得簡單粗暴起來。那樣一來,我們與那些作惡的豪強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個世界難道不會依然紛爭不斷,弱者永遠要被強者所欺淩麼。”

“大哥!”x2。

“算了……伯圭兄派出經略青州的單經與我關係甚佳,想來應該能夠通融一番。作為回報,我們就幫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另外聽說北海孔文舉乃是世家名儒,北海國又囤積了大量的糧草,看在饑民的份上,想來應該能夠予我們些許以供周轉。”

“就聽大哥的。”“哼嗯……不痛快,真是不痛快。”

“哈哈,翼德莫惱,我們與黃巾軍作戰的時候可還要指望翼德你的神勇啊。”

“哈哈哈哈~三弟怎麼敢埋怨大哥呢,哈哈哈哈~大哥放心,那些黃巾賊寇都跑不出俺老張的手心。到時候再給說不定能讓那些黃巾賊寇將搶來的糧食乖乖奉上。”

“那可真不錯,若是果真如此,三弟你可就立大功了啊。”

“那是啊,也不看看俺老張的大哥是誰啊。”

之後,便是靠著這樣好似打工一般的行為,卻讓十數萬的百姓,不,隨著戰鬥的進行,那些原本參與到黃巾軍之中的普通百姓也逐漸加入到了劉備的隊伍中,隊伍的規模依然在不斷擴大著——竟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餓殍和騷亂,這還真是讓人每每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隻是這樣的行為所能獲得的資源終究有限,事實上這支剛剛渡過黃河沒多久的隊伍還沒有踏進青州地區較為富庶的齊國境內,糧食的壓力就已經讓這支隊伍麵臨崩潰的危險。

更加糟糕的是,原本已經同意為他們提供些許糧草度過眼前難關的北海孔融,卻被同樣缺乏糧草的青州黃巾軍圍在了北海國的治所劇縣城中,裏三層外三層,似乎就連一隻蒼蠅都無法從這層層包圍之中飛出去通報消息。

畢竟比起齊國因為富庶和曆史的緣故而擁有的更加高聳的城牆和軍備,北海國的國相孔融不但是個沒有提兵打仗能力隻會誇誇清談的文官,而且這個孔老二的嫡係後代還十分輕視武人,除非你能夠擁有一定的文采和學識,那麼一身的武力還可以算是威武和勇氣的體現,畢竟孔門先賢中還有一位武勇過人的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