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天命之變Ⅳ(1 / 3)

大漢,兗州,東郡,濮陽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本位於濮陽城內的太守府大門前的匾額被換成了州刺史府,然後又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這塊州刺史府的匾額被摘了下來。

從太守府的匾額換成了州刺史府,這種事情大家並不覺得奇怪,因為比起原本的兗州刺史治所山陽郡昌邑縣,濮陽雖然同樣處於戰線最前沿,但卻僅僅隻需要抵擋來自南方的壓力,而不似昌邑,不但需要抵擋來自西方和南方袁術軍的兩路夾攻,更要擔心背後的陶謙軍。

曹操軍雖然戰力強悍,但奈何被如同霸王再世一般的孫策連續擊敗,數名主要將領或折損或重傷,嚴重影響了士氣,哪怕從曹豹領兵的陶謙軍那裏找回了些許自信,但卻也僅僅隻是聊以自慰,順便讓軍隊的士氣不至於達到崩壞的地步。

更不要說曹操昔年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頓丘令,對東郡一帶更加熟悉,而且初平年間黃巾軍再起的時候曹操軍在東郡奮勇作戰的英姿不但促成了他入住兗州,而且也讓東郡的百姓和部分豪強對他支持的力度也更強。

另外濮陽距離袁紹和李書實的地盤也比昌邑更近,容易得到來自兩方的支援。

如今陶謙橫死,中原局勢頃刻大變,這對於天下間的有識之士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以看清的事情,而袁術更是將主要的注意力從依然頑強抵抗的曹操投向了看上去更加容易得到的徐州。

就連令曹操軍聞之色變的孫策,也被派到了下邳國境內。似乎是在逼迫徐州表態。不過業同樣有人注意到了,袁術軍似乎有將兵力向揚州九江郡和廬江郡邊境集結的跡象,就算是看起來似乎意在徐州的孫策,細細品味起來似乎也遙遙指向了揚州。

顯然對於如今正處於爭鬥不休狀態中的揚州之地,袁術似乎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扶持一兩個代理人去進行什麼勞什子的代理人戰爭,還是吃到自己嘴裏最好不過。

所以說緩過氣來的曹操在這個時候意欲發動反擊也不足為奇,但是在什麼事情都還沒有定下來之前便準備再一次改變兗州刺史的治所,這就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了吧。

不清楚內情的人將兗州刺史府的牌匾被摘除的動作做出了這樣的解釋,甚至那些反對曹操的兗州世家和曹操的激烈改革中受損的豪強還在暗地裏煽動著人們對曹操的不滿,一時之間街市中到處都能聽到對曹操不利的兒歌和民謠。讓普通的百姓有種山雨欲來的恐懼感。

那麼曹操到底又為什麼那麼急切地想要搬家換房子呢?

就讓我們進入到濮陽城中這座理論上應該已經沒人居住的官邸之中去探尋一番好了。

“趙楠。你說這曹孟德值得我們信賴麼?昔日董相國似乎對此人頗為重視,但未曾想他卻做出了悖逆的舉動,而且後來號召天下諸侯起兵的人中便有他一個。而且因為走得匆忙,我身上也缺乏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住在這裏。我總覺得就如同生活在一座牢籠之中。”

“那麼您覺得比起長安的那座牢籠。這裏的牢籠感覺如何。”

“哈哈,有點小,嗯。比起長安來太小了點……不過,比起長安來多了幾分自由的氣息。”

“是啊,就好像當初的李州牧,也是從以隻有四分之一為漢人所控製的西河開始的。”

“可是這裏的主人並不是我,也注定不會是我,我的某些想法或許還會帶來矛盾和爭鬥。”

“您還記得在路上我們探討未來的時候都曾經說過些什麼麼?”

“可是董相國曾經說過,沒有一位強力的領導者,這個國家就會變得混亂,可是如果這個國家有兩個活著了兩個以上的領導者,那麼這個國家同樣會陷入到混亂之中。”

“可是……哎,有些話以我這樣的身份隻怕是沒有資格去說的吧。您隻要還願意記得當初我們的約定就好,如果您有什麼要求,我一定會盡力去完成的。”

記得,當然都記得,甚至還能記得當時討論的時候自己與對方露出的興奮的笑容。

但是,當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卻忍不住去想,那些曾經討論過的幻想真的有實現的可能麼?

趙楠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退了下去,隻留下他一個人靜靜矗立在逐漸被陰影所籠罩的書房中,然後臉上有些激動的表情也漸漸平複了下來。

其實自己還是有些不甘心的吧,就好像傀儡一般,即使完成了心中的宏願,但在史書中也隻會提到那些忠臣名將的名字吧。而他,或許隻會在某一位功高蓋主的大臣橫死的時候才會被提及,然後被最尖刻的筆鋒所諷刺,成為後人所恥笑的庸人吧。

難道自己真的就比不上那些人麼?

還很稚嫩但卻倔強的少年忍不住捫心自問,忽然,臉頰被兩道海帶狀的淚痕所占據。

怎麼可能比得上那些人呢,至少自己可沒有膽量年紀輕輕就馳騁於沙場之上,然後又帶著不及敵人數量一半的部隊遠征塞外,更想不出應該如何登高一揮便應者影從的方法。

而且就算是自己所憧憬的那幾個人,也經常不得不麵對各種各樣的苦惱和困擾。甚至因此而做出一些在外人眼中有些瘋狂和悖逆的舉動,飽受世人的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