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隻需要派遣少量不會對林風產生太多驚嚇的部隊,對代郡地形較為熟悉的向導,另外還有正這個區區小人,應該是足夠了的。”
麵對李書實的提問,麵對來自於周圍等待的眼神,法正依舊是帶著那種仿佛無視了周圍一切的不屑壞笑從容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自信的仿佛沒有朋友一般。
“孝直的能力我是非常信任的,那麼這一次就由孝直你自己說一說,你覺得你能與誰更好地配合。嗯,說起來你與扶風孟佗的兒子孟子敬關係匪淺,不知這孟子敬的能力如何。”
法正自信到了簡直沒朋友,可是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李書實偏偏還似乎很配合的樣子,而且似乎還對法正的好基友產生了興趣,很讓人能聯想到“一x二o”之類的詞彙。
好吧,如果是外人大概有可能會誤會李書實對法正有什麼計謀之外的企圖,但作為跟著李書實混了這麼多年的這群大大小小或聰明或笨蛋的狐狸,他們還是很清楚李書實的習慣。
呃,有一隻大概怎麼進化也隻能進化成比較大個的小強,大概此生是和狐狸這個物種絕緣。
李書實“識人”之名眾所皆知,而且除了經常惡趣味的“欺負”趙雲之外似乎也沒顯示出其他雙向插頭的征兆,而且就算是有征兆以某隻蘿莉的凶殘程度,也足可以將彎的給捋直了。
所以李書實的行動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對方看上了那個叫做孟達的家夥,那就說明那個叫做孟達的家夥的確有值得李書實這麼做的原因。同時也很是感動了一下開始展露自己才華的法正,讓這個大概是打算做孤臣的家夥此時眼中滿是激動的神色。
不過激動歸激動,法正倒是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情,他對李書實鞠躬行禮,這才說道:
“主公如此信賴小人,小人感深肺腑。不過孟子敬雖然能力不遜於大人麾下的諸多將軍,也不會弱於大人參謀部中的那些少年英才,但終歸是時日尚淺,短時間難以服眾。此戰需要上下一心,隱秘行動。容不得半分差池。故而請主公另選宿將,確保萬無一失。”
點了點頭,李書實露出滿意的笑容。
孟達啊孟達,不是咱不任用你。而是你的好基友也覺得現在就給你加擔子還不是時候。所以你要是心懷怨恨的話可不要對著我來。先去解決你的那位好基友吧。
孟達是人才麼?
李書實從來不否認這一點,隻不過這位從扶風逃難到西蜀的士子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或者說當初將劉璋賣給劉備的三人組中哪一個都是這種奇葩的強人——睚眥必報但心有溝壑的法正。對各種風吹草動都極為敏感卻又運氣不佳以致於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的孟達,同樣長相不佳但才華卻與龐統相差仿佛可偏偏不太會做人的張鬆。
好吧,總結起來就是,這三位雖然都屬於高智商人士,但情商上似乎都有些短板,若是在能夠容忍且善於利用他們的君主手中自然是對敵人的奪命利器,可如果換成了無法駕馭他們的君主,這奪命的利器就隻能傷害到自己。
而在這其中,尤以孟達最讓人不夠放心。
法正對自己的定位很準確,他就是劉備的謀主,他就是劉備的爪牙,所以哪怕是他的瘋狂,也是劉備能夠默許的瘋狂。因為他做了很多劉備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因為他做了很多劉備必須做但不能做的事情,他為劉備集團對益州的掌控掃清了很多障礙。
難道法正真的是不知深淺麼?
不要忘了法正對於許靖的評價,那一番說辭哪是一條沒有理智的瘋狗能說出來的。
所以,就算法正是十惡不赦的瘋狗,那也是一條有理智更有智慧的瘋狗。
一如李書實讓他在關中大地上所做的那樣,簡單有效到讓他沒有朋友。
張鬆呢?
其實張鬆真真是奇冤無比——張鬆最開始可不是要將益州賣給劉備,事實上他最開始前往的地方是曹操的大本營許昌,見到的是當時天下最大的諸侯曹操這隻黑皮矮子。而他的這一行動顯然是得到了益州大部分家族的同意,甚至可能包括了劉璋本人。
畢竟與劉琮在演義中的表現不同的是,曆史上的劉琮結局雖然不能說是輝煌光耀,但至少也算是被封列侯,算是給了一個安樂死。
可惜矮子相輕,而且張鬆又將曹操辛苦整理書寫的孫子注(就是李書實手裏的《孟德新書》)批了一個體無完膚,結果兩個人不歡而散(曹操這個時候哪有“求賢令”時的風采),這才有了將益州轉賣給劉備的舉動。
說實話從張鬆的兩次賣益州的舉動中可以看出,他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將益州賣了出去,而是因為低估了人們的心理問題——縱然張鬆、法正這樣的有識之士看出了劉備的英武不凡能力非常,是當世僅次於天字第一號boss曹操的二號人物,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那個時候的劉備還僅僅隻是一個依附於江東的附屬實力。
可惜很多人已經忘記了當年曹操之於袁紹也恰恰如劉備之於孫權。
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寧願去計算短期的利益收獲而不是計算長遠才有可能獲利但可能會使短期內受損的那部分的人占據了社會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