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漢帝王的劉協出城迎接並州軍並與並州軍的首腦李書實相談甚歡的消息很快便如同插了翅膀一般飛向大江南北兩岸三地……
好吧,現在與大陸給了一道淺淺海峽的島嶼上麵依然是土著們的天堂,而那個隻有巴掌大小卻因為特殊曆史原因才興旺起來的地方現在在南海郡當中也隻是博羅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不過這個消息引起了多大的波瀾呢?
看起來似乎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暴。
當李書實決定采取不幹涉的政策放任益州兩大勢力劉璋和張魯之間的互掐,兩方便也順勢無視了並州軍伸向益州邊緣地帶的那隻手,除了李敢還需要時不時盯著武都東南方的動向之外,烏則在李儒的幫助下已經正式開始整合遊蕩於陰平郡內和周邊地帶的那些羌氐部落。
一群之前被董卓好一頓教訓,前一陣子又被張任血洗過的一盤散沙和殘兵遊勇。
一麵是凶神惡煞的益州軍,一麵是餘威尚在的董卓軍二號人物加上不錯的條件,再趕上各部實力正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李書實相信烏則的行動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當然,太過順利或許會為今後埋下一些隱患,但有李儒盯著,隻要不是大問題就算是埋下也並不大礙,就當是成長的代價好了,並州軍還付得起。
就好像北麵將趙雲和張繡一度逼入絕境的那個叛徒林風,不也是李書實犯下的錯誤麼?
不過因為這件事而讓被放歸草原的拓跋力微稍稍增長了一點忠誠度,算起來倒也不虧。
荊州劉表和冀州袁紹該幹什麼還會幹什麼。前者現在正專心致誌與張濟對掐,就算李書實獲得了皇帝任命的南陽太守職務劉表也不會承認;後者則在烏丸鮮卑等胡騎的幫助下蠶食著公孫瓚,田豐、許攸、逢紀等人這一次似乎暫時放棄了爭鬥,他們似乎不願意眼瞅著就要達成的目標出現什麼變數。並州軍的強大也讓他們多了另一個位麵的曆史上所不曾有的緊迫感。
話說這群同樣不容小覷的謀士們真心聯合起來所引發的力量絕對不隻是簡單的相加,更別說他們指揮的是顏良文醜這樣的猛將和異族胡騎這樣凶殘的部隊。
不過有傳言說袁紹似乎對遼東的公孫度也有些興趣,打算借助蕩平公孫瓚的氣勢一舉掃平遼東——這大概是垂死掙紮的公孫瓚放出的流言。李書實才不會相信袁紹會為了道路難行幾乎與中原隔絕的遼東而放棄掉頭南下的機會。
孰輕孰重,袁家的謀士們應該分得很清楚。
隻不過。對於李書實的這個判斷,暫代賈詡負責處理情報工作的郭嘉兩個名字,這兩個其實算不上多麼起眼,但不論李書實還是賈詡都對其評價頗高,可偏偏最近沒了聲音的家夥。
袁方袁顯謀,荀蕤荀賓若。
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呢?麵對這個已經越來越脫出李書實掌握的世界,李書實隻能靜觀其變。但不論結果是什麼,李書實覺得自己現在至少應該有從容麵對的底氣。
也許養成這樣的自信對於他這種總是懷著小人物式的自卑的家夥而言有些困難。就連比別人多出一輩子的優勢在這方麵也幫助不多,但李書實覺得自己總算是一直在積累進步。
唯一對李書實與劉協這檔子事反應有些大的還是有著切身威脅的袁術袁公路。
雖然李書實隻不過帶了五千人,而且曹操的目標也隻是徐州,看上去並沒有南下的意圖,但袁術顯然不會這麼想,他更傾向於認為李書實此舉是並州軍與曹操軍甚至曹操背後的袁紹已經達成了瓜分協議——袁紹自然是全力攻打幽州和青州,曹操得到徐州以及豫州,李書實的目標則很有可能是徐州西部地區。具體如何劃分雖然還不是很清楚,反正都對袁術不利。
或許袁術此時才突然反應過來由於他之前的估算出現了失誤,導致袁術軍在戰略上犯了一個看上去似乎並不算大。但一不小心卻能夠造成極為嚴重後果的錯誤——他的力量太分散了。
徐州的戰場上雖然還未開打,但已經投入了數萬人;揚州方麵又因為廬江太守陸康極為令人意外的強烈抵抗又不得不投入了相當的精力;江東地區為了追討朝廷任命的州刺史劉繇,同樣也輸送過去了不少力量;同時豫州和兗州方麵雖然轉入戰略守勢。但這便體現出了什麼叫做“打虎不死反受其害”,麵對開始嚐試反攻的曹操軍,也必須留下足夠應對的兵馬。
這還是袁術確信並州軍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無力對他發動進攻,同時西方的劉表因為與並州軍的矛盾而與袁術軍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讓袁術可以從西麵抽調人馬投入東線的戰事。
結果就是,袁術不得不匆匆停止對江東方麵的支援,給了劉繇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同時命令駐紮於豫州和徐州兩個方麵的部隊,準備來一次先發製人的打擊。
至於徐州的劉備和臧霸怎麼看。郯城城內的糜竺和陳矽怎麼看,濮陽的劉協和曹操怎麼看。晉陽城裏的小雞小鴨和小鵝都怎麼看,大概袁術是不會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