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有緣無分(1 / 3)

就這樣,陳登入了李書實的甕中。

似乎有些兒戲,又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上陳登已經上了李書實的“賊船”。

所有人都清楚陳登絕對不會是為了那個所謂的“千金一諾”,或者說他最初讓手下向李書實傳達那個奇怪的吩咐本身就已經做出了決定,而李書實的選擇則是最令他滿意的那個。

李書實私底下曾經為此事詢問過陳登,但我們的陳元龍卻搖頭輕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現在豫州可以說是個權力真空,而徐州也差不多沒設麼差別,若是選擇投靠孟德,以陳元龍的才智和背景,別說兩千石的太守,便是牧守一方也是綽綽有餘吧。而且聽說陳元龍之前與劉玄德關係密切,我此來也不過是想要試探一下,卻怎麼也沒想到對方會如此……”

“袁紹又不是笨蛋,有些人也不會輕易承認失敗,可惜徐州根本指望不上任何第三方的勢力能夠抵擋這種即將引發的不見血的內鬥,與其明確做出選擇,倒還不如抽身離去。至於你說的那個劉備,聽說前兩天才被小皇帝任命為豫州刺史,大概正在高興地收拾行裝吧。當然了,我的這種解釋是以你能夠理解為前提,具體怎麼回事又何必過於深思呢?或許那陳元龍不過是前兩天夜裏做了一個夢,才決定跟著你這個大笨蛋。也許還有可能是那陳元龍看出你這家夥是個笨蛋,所以覺得以他的本事一定能夠把你忽悠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也說不一定哦~”

話說咱的智力潛力好歹是小強的兩倍現在好像還有餘。怎麼可能和小強一樣的下場!

不得不說,世家子弟就是不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世家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從某種程度上變成了阻礙社會發展的桎梏,李書實現在越來越覺得拿下一個世家,比一群平民更有用。

這不,因為陳登的投效,李書實立刻便從陳登那裏得到了一個消息:陳家在淮河出海口附近,也就是廣陵郡海西縣地界內有一處造船廠……好吧,其實應該叫造船作坊比較合適。因為以這家的造船能力最多也不過是能夠造一些近岸航行的中型貨船。大約二三百石的樣子,換算成排水量最多不過三十噸的模樣,還是那種抗風能力很差的平底船,運送貨物勉強夠用。運載人員需要求神拜佛一下。而換成麥將軍的“蛙跳”戰術。則基本不靠譜。

粗略算來,那些上岸的人馬不調理一段日子根本沒法發揮多少戰鬥力——當然,若是成立專門的水軍。那麼以人的適應能力,將這個時間壓縮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還是沒問題的,但對於“嬌嫩”的馬兒,除非是李書實這種寶具級的戰馬,否則不休息好了基本還是要拉稀歇菜。

可就算如此,一支水軍對於這個時代依然作用巨大——比如兵員運輸,比如物資運輸,再比如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作為一種戰術選擇而存在,如果能夠研究出近海航行的大型船隻,不論是三韓、東瀛還是南方的夷州、朱崖洲,甚至更遠的地方,開辟出海上絲路的話,不僅僅是對科技的一種推動,而且還能夠解決由於新作物的引進而出現的人口增長。

當然,也能讓大漢對於路上絲路的依賴程度降低,李書實可是始終對那些薩珊的後裔和他的信徒放不下心,事實證明任何的壟斷組織對於商業流通都隻會起到阻礙作用。

不過想要將那隻能生產數十噸平底船的小小造船作坊發展成那種可以生產上千噸遠洋船隻的大工廠,就算開了掛的李書實都覺得自己這輩子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實現,但隻要他的想法能夠被後人繼承,早晚有一天這一天會降臨,他可不會小瞧國人的智慧。

原本按照陳登的建議是李書實前往郯城的,曹操現在正在譙縣老家也不知道是真心還是假意為自家老爹守靈,這讓領兵開赴徐州的夏侯淵多少有些舉棋不定——他倒是清楚曹操的底線在哪裏,也知道曹操能夠對方開出多少籌碼,但他畢竟還隻是個純粹的軍人,談判這種事情可不是他所擅長的,在他看來讓他十天帶著騎兵前行兩千裏都比與那些世家豪強勾心鬥角更加容易,或者說更有達成的可能,而不必為了可能幾個字的差別就不得不重新討論一番。

固然有陳矽和糜竺這兩位腦筋非常好使且屬於親曹派的士人幫忙梳理,但這兩位畢竟是徐州本土勢力的代表,又是兩隻老狐狸,這讓夏侯淵本能的對他們無法完全信任。

李書實就不一樣了,不說他身邊不乏這方麵的高手,就算他的身份也讓他成為兩方都能接受的中介人,就算擔心他會從中挖幾個坑等著曹操往裏跳,但夏侯淵是覺得自己快要頂不住了。

可惜自從聽到了那個造船作坊的事情,李書實是說什麼都要去看上一看,否則怎麼都難以安心,反正那邊的曹孟德既然能夠耐心待在譙縣,他李書實又為何不能去海西遊蕩一圈。

所以他是悠哉悠哉地乘著他那艘現在越來越有品牌效應的樓船畫舫順著淮水一路東行直至那廣闊的大海——作為一個海邊生海邊長的海之子,來到這個時代之後的大多數時間卻幾乎都在和群山,和廣袤的草原,亦或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較勁,大海的腥味已經很久沒有嗅到了。

在海西,李書實在陳登的陪同下參觀了陳家擁有絕對控股權和知識產權的造船作坊,並認真聽取了作坊裏的工匠對造船流程的彙報,李書實勉勵工人師傅發揚努力拚搏的精神,爭取研究出更大更好的艦船來。為以後能夠承擔更重要的任務做好技術儲備和工人儲備。

隨後,在李書實的見證下,李府大管家蘇小蘿莉和陳登簽訂了股份加盟協議,並州軍和李書實個人分別投資xxxx貫,從而成為造船作坊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並將擴大規模後的造船新廠命名為濱海造船廠,至於曆史的車輪什麼的我們就不要管了,反正不管你做什麼,那玩意都基本不可能停下轉動,隻不過有的時候快得嚇人。有的時候稍稍慢下一點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