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小人物的英傑傳》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因為需要偵查情況的緣故,讓我們將視線暫且從荊南的臨湘城離開一會。
這裏與臨湘城同樣是處於水畔邊,但與毗鄰波濤洶湧的湘水不同的是,這裏的最多也隻能被稱作是溪流而已,不足一丈的水麵寬度和無法沒過腰間的深度讓這裏最多隻能成為鄉間稚童玩耍的地方,對於行軍作戰而言,最多也隻能造成一點困擾而已。
但今天夜裏,這裏卻升起了篝火,十數個人影不斷圍繞在篝火四周來回閃現,不時可以從這些人影那裏聽到男兒的笑聲和來自巴地古樸的民歌,或許音準方麵很成問題,但卻依然能夠從歌聲和笑聲中聽出這些健壯男兒的熱情和豪邁。
雄壯且古樸的民歌順著河流不斷飄向遠方,同樣帶走的,還有壯士們對故鄉那深刻的思念。
“老大,東西都已經烤好了,快來嚐嚐兄弟們的手藝吧。最近剛剛從來自北邊的廚子那裏學了幾手,這一次的味道絕對不會讓老大你失望了。”
“哼~!隻要不烤糊了,我就已經謝天謝地,你們這些家夥做的東西,也就比賨人用的劇毒稍稍好一點,上一次原本打算用你們的東西款待一下那些荊州人,可結果呢!”
“哈哈哈哈,老大你明明知道我們的水平,還吩咐我們做東西款待別人,也是真夠壞的了。”
“你們這群臭小子知道什麼,這叫‘熱情好客’。懂不懂!真是一群沒學問的家夥。”
“老大可別笑我們,你自己也沒見得多讀過幾天書。”
“隻要比你們這群混蛋多就夠了!”
“嘿嘿,要不是老大是我們這些人當中最能打的那個,又怎麼可能讓兄弟們心服呢。”
“誰讓你們一個個都跟個倔驢一樣,非要使勁打上一頓才肯聽話。”
“哈哈哈哈……”
於是,篝火邊的氣氛立刻便熱烈了起來。不時便能看到兩個赤膊大漢扭♂打在了一起,那油光滑亮的軀體在火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有型有款,身體各處的肌肉更是令人直流口水。
至少讓李書實這樣的感到自卑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篝火邊的每一個人都舉著人頭一般粗細的大海碗,裏麵盛著的是香氣濃鬱的酒漿,豪爽的漢子不斷揚起自己那高貴的頭顱,將大海碗中盛著的酒漿倒入口中,就算不斷有略帶渾濁的液體順著他們的嘴角流過脖頸和軀體也毫不在乎。不,或者說這才是最為痛快的感覺。
“哈哈。滿上滿上,難得弄到如此好酒,一定要好好喝個痛快!”
“沒錯沒錯,既然那些眼高於頂的老爺們看不上我們,我們就自己找樂子好了!”
也不知是為了發泄心中的煩悶,還是為了尋求從神經末梢傳來的刺激的感覺,那酒水被一碗一碗灌入口中,就算喉嚨逐漸變得麻木。身體逐漸無法控製也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意思。
今夜顯然就是一個暢快的夜晚。
雖然這份暢快的背景事實上更多的卻是一種煩悶和暴戾。
他們的心情實在是很難真的好起來。
他們不是荊州人。
雖然對於這裏麵的某些人而言祖上或許也是來自於荊州,甚至還有幾位來自於這南陽郡之內。可是對於他們而言,那不過是極其久遠的先祖留下來的模糊記憶。事實上對於他們而言,荊州曾經是一個遙遠且神秘的地方,是他們曾經認為自己一輩子也無法到達的彼方。
更何況,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都是屬於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巴山西部地區的兒子。他們熟悉那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們也熟悉那裏的城鄉和民眾,哪怕他們的名聲在當地並不算好,可是那也是他們的故鄉,他們熟悉。甚至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的家鄉。
可惜,他們現在不得不來到這遙遠的異鄉,不得不在這小小且陌生的溪水邊發泄著自己的憤恨,卻還要強顏歡笑,然後在日複一日沒有希望的生活中逐漸沉淪。
或許一直遇到死。
其實如果你們問他們是不是後悔來到荊州,他們反而會異口同聲告訴你,他們對於這件事完全不會感到後悔——那本就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且過程中所得到的刺激感覺也令他們這樣的存在感到分外的暢快,哪怕結果多少讓人有些沮喪,但勝勝敗敗本就是兵家常事,暫時的退卻也是為了下一次做好了準備後的再一次進攻,更不要說這一戰也令他們收獲良多。
真正讓他們感到鬱悶的,是來到荊州之後的事情。
隨著中原大亂,不斷有中原的士人為了避亂選擇遷往他鄉,而在這之中荊州是眾多士人共同的首選——這倒不是因為劉表的緣故,僅僅隻是因為荊州距離大漢士人的聚集地兗豫地區和關中地區都很近,而且比起北方時不時需要麵臨彪悍的胡人軍隊南下襲擾,南方的荊北地區不但開發程度不低,又遠離各種異族的襲擾,自然能夠獲得更多的青睞。
於是隨著大量士人的湧入,再加上大漢名士宗親劉表的入主,讓荊州一時之間學風大盛,文采斐然,仿佛在一夜之間,這裏就從原本的荊楚蠻荒之地變成了中原文化新的傳承中心。
自然而然的,劉表便成為了這新文化中心的領導者和領袖人物。
也正因為如此,再加上東漢從立國開始傳承到現在多多少少存在著的重文輕武思想,荊州的兵士雖不能說不善戰,但那些率領士兵的將領們卻紛紛追求舞文弄墨,附庸風雅。
好吧,對於蔡瑁這樣祖上也是出過不少兩千石高官的世家子弟而言倒也算不得附庸風雅。或者說如果不是亂世興起,這位荊州水軍和相當一部分步軍的統帥顯然很難選擇投身軍旅。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又或者“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
在這樣的氛圍下,他們這群來自大巴山險山惡水的桀驁子弟。隻喜歡遊俠行樂而不喜歡讀書治學的“莽夫”(荊州人語)會遭遇到怎樣歧視性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