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江東勵誌好少年(1 / 3)

“二公子這幾日對於政務的理解和處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相信用不了多久,就算是讓二公子單獨去管理會稽那樣巨大的一個郡也是綽綽有餘了吧。”

另外一位留在吳縣輔佐孫權的文官陳端一邊一臉微笑的看著孫權,一邊整理著手邊的公文,誇獎的話並不多,更多地卻還是指正和點撥,不過親近之意還是溢於言表。

“是啊,最近讀了不少書,多多少少也有了些體會和心得,隻不過還不夠成熟,還需要子正先生多多指教。隻是……子正先生真的覺得權最近有了很大的提高麼?”

“那是當然,”看著那張臉上寫滿了期冀表情的年輕人,並不比孫權大多少的陳端立刻哈哈大笑,“二公子不必妄自菲薄,端相信,隻要二公子繼續如此成長下去,未來終有一天能夠成為主公的好幫手,而且這一天端相信並不會過於遙遠。”

用力一握拳,雖然努力控製著自己臉上的表情,就好像秦鬆和陳端教導他的那樣,但那發自肺腑的喜悅之情又怎麼可能被少年的城府所束縛,早已經寫在了眉宇之間。

然後便在下一刻化為了通紅的羞澀——在陳端那略有些無良的笑聲之中。

不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果然是沒有白費啊。

邁著輕快的步伐,孫權覺得自己的身體從沒有像今天這般輕快,有力。

回到家中,和兩位母親打過招呼,聽了她們的耳提麵命一小會,在這以孝治國的大漢朝。雖然孫家的分離主義傾向很是濃重,但很多已經形成的社會習慣卻不會改變,哪怕這“早請示晚彙報”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不過是一種公式化的問候,可是君不見每年那些領導每年就算是走形式也要在特定的時候到基層去走街串巷,而那些普通人就算是知道領導隻是在做樣子完成任務。但對於領導的接見依舊會感到興奮。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人而言,那激動的感情大部分倒不是什麼人前作秀,而是發自心底的真情實感——無他,自己做過的事情付出的辛勞還能被他人知曉,記住,這不就證明自己對於這個社會是有價值的麼。而對於親人。尤其是大多數老人而言,他們也知道兒孫的忙碌,所以本也不奢求什麼,或者說他們也希望兒孫能夠在外建功立業,能夠每天見上一見。說上幾句話,哪怕有的時候隻是敷衍的公式化內容,也能夠感受到一點點親人般的溫暖。

更別說孫權本就是個孝子,也沒有覺得這樣的行為會有多麼麻煩。

“看二公子滿麵春風得意,看樣子是遇到了什麼好事,不妨與老道分享一番,不知可否呢?”

剛一回到自己的屋內,便見到了看起來早已經在室內等候了多時的於吉老道。

最近一段時間。想要獲得更強實力的孫權一直都是在向於吉學習各種方略,雖然於吉不是每日都來,但是隔三差五卻也會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孫權麵前。

說起來這於吉老道曾經向漢順帝獻過《太平清領道》。雖然說那東西頂著一本道書的名頭,但除了那些足以令李書實兩眼變蚊香,大腦變短路的內容之外,其實還是有很多其他雜學的——比如大到治國施政,行軍布陣,小到觀人之法。治病救人等等。雖然並沒有能夠被漢順帝所接受,但是可以想見於吉除了會各種道術之外。傳授孫權一些雜學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哈哈,大師傳授的知識果然不同凡響。雖然武藝上的東西還需時日驗證。但是那些治政之道和兵法策略已經令兄長留下來的幾位謀士對在下另眼相待。”

“這自然也是因為二公子天資聰慧的緣故,不過二公子也該知曉老道所言非虛了吧。”

“道長能夠在吳會之地享有盛名自然是本領非凡,學究天人,小子一直都頗為仰慕。之前與大哥之間雖然有著一些衝突,想來也隻不過是彼此之間有一些小小的誤會,等到大哥揮師返回,小子自然會向大哥分辨,讓大哥與道長解除彼此之間存在的那些誤會。”

“二公子不必為老道如此忙碌。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時間會驗證一切的。既然二公子已經對於老道之前的傳授已經能夠入會貫通,那麼老道便可以繼續向二公子傳授更多的知識了。”

“還請老師不吝賜教。”

“都說了,二公子與老道並非師徒,隻不過二公子的兩位母親誠心向道,老道也希望二公子能夠誠心輔佐令兄,用二公子的寬厚來撫平環繞於令兄身上的戾氣,這才傳授一些世俗的方略,卻也不過是老道從昔年得到的《太平清領道》中學到的一些皮毛。隻不過那本神書已經不見了蹤影,否則贈予和老道有緣的二公子也是一件美談。所以說老道在這裏還請二公子不要以為老道藏私才好,又怎麼可能不將二公子所需的知識一一傳授呢?”

“那麼不知道道長今日又要傳授小子什麼精妙的知識呢?”

“啊~這一次傳授的,卻不是什麼治國平天下的知識,不過卻又與治國平天下密切相關。”

“咦?竟然還有這樣的知識?!”

“自然是有的,而且以老道看來,這些知識對於二公子而言還異常的重要。”

“真的假的!那我要學,我肯定會好好學習的。隻不過卻不知這知識又有何名?”

“嗬嗬,二公子稍安勿躁。老道這一次要傳授給二公子的東西,名字叫做‘守護之道’。隻不過這‘守護之道’卻是不僅僅隻有二公子獨自一人學習,還需要十餘可信賴的心腹才可。”

“這……”雖然已經對於於吉老道已是極為的信服,可當孫權知曉於吉打算讓他找其他的人來一同學習,哪怕那些人按照於吉老道的話講都是他的心腹。也是有些顧忌。

畢竟雖然說孫權自己對於於吉老道那是很信任,甚至他的兩位母親也很欣賞和崇敬於吉“仙人”,可這江東還是由孫權的長兄孫策說的算,而孫策對於吉的態度在江東那可以說是街知巷聞,那麼跟隨於吉學習的孫權自然是不希望有其他閑雜人等知曉自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