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突如其來的聖旨(1 / 3)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

“這裏的收割工作看來應該很快就會完成,隻是看著那飽滿的麥穗就知道,今年一定也是一個豐收之年,這樣一來各地的倉廩又能得到極大的補充了吧。”

“是啊,的確是個好年景。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會有一些‘幸福的煩惱’。”

“咦?竟然還會有這種事情,難道是因為糧倉裏的糧食太多,吸引了附近的耗子?”

“哪裏哪裏,隻是因為倉庫裏的糧食多了,總是對方在那裏的話就會慢慢變成陳糧,所以有點想要拿出一部分增加釀酒作坊和牲畜飼養的規模,可又擔心下一年遇到災害該怎麼辦。”

“哎~不是說有神明保佑,所以每一年的的年景都不會太壞,還會遇到災荒的情況麼?”

“隻是將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怎麼可能永遠都保證豐收呢。固然不會遭遇到嚴苛的天氣令收成遭到意外因素的印象,但是啊,土地的肥力終究是有限的,植物想要長得好,就要不斷從土壤中吸取養分,而當養分不夠用的時候,就算是有再好的天氣,就好像吃不飽飯的人一樣,再如何好的天資,再如何高貴的地位,也不可能讓一個人變得健康,甚至可能會遭遇死亡。”

“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所以說在適當的情況下,令土地得到休整,就像人一樣,不能過度使用,而要勞逸結合,再加上合理的施肥方式,大概就能夠有效緩解這樣的問題了吧。”

“可是晉陽。乃至整個太原的土地好像都很緊張,根本拿不出來可以休息的土地吧。”

“是啊,所以說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真是令人頭疼的事情。”

“既然這麼頭疼的話,那麼今天的‘豐收祭’還要參加麼?”

“哈哈,什麼活動都可以推掉。但是唯獨這個活動是非去不可的,既是獎勵辛苦了一年的民眾們,也是讓他們知道是誰在保護著他們,讓他們擁有了一個和平的環境,以後征兵的時候也知道是給誰賣命,這麼好給自己刷存在感的機會,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呢。”

“這樣的說法還真是現實啊。”

“隻要不是糟糕透頂就好,亂世之中,就不要要求太多浪漫思想。或者說沒有實事求是的支撐,沒有物質的積累,浪漫主義根本就沒有生根發芽的土壤,思想更隻是一堆空中樓閣。”

“有一點點聽不太懂了。”

“那麼你就當做是你家夫君大人我在耍帥好了,不用太過在意的。好了,走吧,去看看別的地方,頂到夜幕降臨前。我們還要走很多地方呐。”

“嗯。”

隨著婚禮的結束,之前就已經開始逐漸介入到李書實工作中的小甄清和小橋煙顯得更加大膽了不少。似乎已經不再滿足於作為區區隻能待在李書實書房中的小秘書,似乎打算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發揮自己的才幹。

因為曾經的武鸞,現在的齊藤和杜恩的緣故,群臣們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並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或許所有人都很清楚,有蘇小蘿莉這尊大神在。兩個小丫頭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這大概就和那些皇後地位非常穩固的x宮就不會鬧出太多亂子是一樣的道理。

反正李書實對於優秀的女孩子參與更多的工作一直是持比較開放的態度。

更別說這兩位秀外慧中的女子都做得不錯,畢竟都是出身名門,又在李書實和蘇小蘿莉的身邊被熏陶了那麼久,尤其是甄清,更是讓程昱主動拱手相讓了一部分經濟方麵的事物。讓甄清隨意折騰——以程昱的直脾氣,能夠這麼爽快肯定不是因為甄清是李書實夫人的緣故,而絕對是因為甄清有這樣的能力,甚至因為其身為李書實夫人的緣故,程昱的要求或許還要嚴格要求三分,要是甄清達不到要求,程昱不但不會分權,而且一封彈劾的諫言肯定隨後就到。

回到官道上,那裏停放著馬車和李書實的愛馬,還有馬超等一票親衛們,另外還有兩位少女——其中一位看到李書實和小橋煙歸來露出了盈盈笑臉,另外的那個雖然似乎想要努力做出一個“微笑”的表情,但結果卻讓臉上的表情變得比哭還難看。

哪怕這梳著少婦發髻的女性有著一張很耐看的容貌,卻也經不起這樣的糟蹋。

兩位女子都是李書實新納的妾氏,其中那位笑得很甜的是從很早起便已經進入到蘇小蘿莉豪華午餐的來鶯兒。當初就算是上台表演都顯得毫無自信的少女如今在蘇小蘿莉的鼓勵下也成為了一名很有才華的知識女性,除了幫助蘇小蘿莉繼續訓練府內那些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舞娘隊伍之外,也開始逐漸成為李書實身邊的好幫手,其才學甚至讓劉放、孫資、楊修和從並州官學優秀畢業生中提拔上來的羅賓這些擔任李書實秘書工作的才子們感到了幾分緊張。

至於那位臉上掛著比哭還難看笑容的,是因為李書實的阻撓而沒能如另一個位麵的曆史上與衛氏結緣的蔡琰蔡昭姬,從她的表情便可以知曉,她對於這場婚姻顯然並不滿意。或者說經曆了父親含冤而死,自己的命運又坎坷不定了許多年後,這位曾經令無數少年郎魂牽夢繞的才女多少有些棄世的想法,所以對於蘇小蘿莉的提議,她雖然並不喜歡,但也沒有表現得多麼抗拒,就好像她在新婚之夜的表現一樣,就好像一個木偶,任由李書實隨意折騰。

對於這樣的態度,李書實也很難說什麼,就算是難得當了一回惡人吧。

雖然夫妻生活顯得很無趣,但蔡琰卻似乎也並不討厭,平日裏到官學去整理資料,默寫他父親收藏過的,但是官學圖書館裏卻沒有的孤本。或者是與那些老夫子討論一些問題,甚至成為了並州軍官方邸報的主編之一,似乎對於李書實的那些“輿論戰”也並不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