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爺:卡林是什麼我可不懂啊!(1 / 3)

袁紹此次大規模南征,號稱彙聚了精兵十萬,戰馬三萬匹,兵甲錢糧無數。

最後關於後勤方麵的記敘暫且不提,前麵兩個數字所有人一聽便知道有點誇張。

首先是精兵十萬,按道理說對於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冀州而言想要得到這個數字並不算困難,哪怕這裏曾經經曆過黃巾之亂的騷擾,事實上還是重災區,可是在已經過去十年的當下,在沒有了黑山軍和大大小小已經淪落為黃巾賊的賊寇騷擾,這裏的恢複情況相當喜人。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袁紹的征兵計劃就能從容開展。

因為冀州北方的渤海郡和河間郡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一直都並非袁紹掌控,哪怕渤海曾經是袁紹起兵的基地,但當袁紹將這裏作為退讓的籌碼讓給公孫瓚後,這裏不但成為了袁紹和公孫瓚拉鋸的主戰場,而且原本的動員潛力也被公孫瓚破壞了大半。

河間同樣好不到哪裏。

南方的魏郡甚至直到開戰前依然還被劃歸在並州軍的治下,甚至按照皇帝的詔書已經不再屬於冀州的版圖之內,也隻有那些生於冀州長於冀州的老人們才不會忘記這一點。縱然這裏的民眾對於袁紹的認同感還算可以,但袁紹想要從這裏拉隊伍也並不容易。

至≧■少他必須無時無刻擔心著並州軍會在裏麵埋下多少“種子”,然後在關鍵時刻爆發。

就連一直都屬於袁紹的常山和中山兩郡,同樣無法為袁紹提供太多的兵員——這倒不是因為袁紹在這兩地的統治基礎不夠牢固,而是這裏的世家豪強經常會受到來自於並州軍的襲擾,縱然損失不大,但若是沒有足夠的士兵守衛,誰也難保慘劇不會發生。

事實上不論是公孫瓚。還是以趙家村村民為核心的襲擾部隊都曾經數次差一點便能夠攻破那些豪強的塢堡,隻不過在袁紹軍留守的機動部隊的救援下,這才無奈退卻。

在幾個重要的隘口都由並州軍掌控的不利情況下,袁紹軍隻能以加大留守軍數量作為應對。

更不要說青州方向袁紹同樣要給予袁譚一定的支持。

所以袁軍的總兵力或許遠遠超過十萬這樣一個數量級,可是仔細清算一下,真正能夠任由袁紹趨勢。投入到戰爭之中的數目,恐怕距離十萬這個級別還有一定的距離。

那號稱三萬數目的戰馬同樣如此。

從一開始便遠離涼、並朔和幽州這些產馬之地,袁紹軍一開始所擁有的騎兵數量並不會太多,事實上直到其與烏丸人和鮮卑人有了較為深入的接觸,才讓袁紹麾下的戰馬數量有了長足的進步,可是就算以袁紹的財力,想要在短時間內得到萬以上規模的戰馬,依舊需要承受極為巨大的壓力,更別說他還需要大灑金錢來收買那些敵占區的世家豪強。

田豐曾經希望袁紹能夠略作休整。過個三五年再與天下英雄一爭雌雄,便是因為袁紹之前攻打公孫瓚已經消耗了太多的財力物力,需要一個時間段來恢複才能重新回到全盛的狀態。

田豐的想法固然老成持重,但袁紹如此急切也並非真的是無謀之舉,隻不過是考慮的角度不同罷了,說不上誰對誰錯,最多成王敗寇任由後人馬後炮而已。

之所以說這麼多,其實隻是想要說明。此時此刻麾下超過半數都是有馬的騎兵的顏良所部的的確確不愧是袁紹麾下極為重要的精銳,袁紹不願意讓顏良去冒險的原因除了擔心自己的愛將出什麼差池之外。也是擔心自己手上如此寶貴的部隊出現折損。

可惜袁紹終究是沒有能夠預料到顏良和文醜之間的感情會如此深厚,甚至到了令顏良哪怕抗命也要為其報仇雪恨的程度。

或許被顏良瞞在鼓裏的袁紹,現在才剛剛接到有一支“神秘部隊”在曹操軍的腹地大殺特殺的情報吧,又或者正在為並州軍突如其來的騷擾而感到疑惑,沒空考慮這件事也說不定。

不過那些事情對於現在的顏良而言已經無所謂了,他所要做的隻是消滅眼前的敵人。

劉備。還有劉備身邊那位自從討董之戰後便聲名鵲起的猛將兄。

叫什麼名字來著?

突然之間腦子有點斷電的顏良稍稍有點心虛的將自己的視線迅速從三爺臉上掠過,然後在潘宮的臉上停了下來,並露出了戰意滿滿的情緒。

嗯,顏良表示自己絕對不是故意的,僅僅隻是那個戰場上的小白臉怎麼看都不像是傳說中的“猛將兄”。畢竟小白臉猛將什麼的那是並州軍的特產和傳統,小強和子龍醬什麼的有那麼一兩個已經讓人很感覺自尊心受損啊有木有,所以那個小白臉絕對不是傳說中的那個家夥。

嗯,絕對是這樣,堂堂猛將兄那怎麼說要麼麵如重棗,唇若塗丹,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要麼豹頭環眼,燕頜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張黑炭頭一般的臉,夜戲的時候不仔細看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裏。

就以這個標準要求,那個小白臉顯然肯定是不符合標準的,就算是穿戴著整齊的甲胄,大概也不過是一個比起戰場廝殺更擅長出謀劃策的騎馬策士。相比起來也就現在正在自己的氣勢下勉力支撐的家夥還有那麼一點點猛將兄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