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都是衣裳惹的禍(2 / 2)

再者,衣裳的顏色上也有規定。雖然“黃袍加身”這個典故,有很大成分是杜撰的——畢竟沒有人能擋得住做皇帝的誘惑,宋太祖趙匡胤怎麼會例外呢?所謂的“黃袍加身”,不過是趙匡胤自導自演的一出戲罷了,真的信了的人,估計是政治課沒過關。但這裏麵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明黃色的衣裳,隻有皇帝能穿。自隋代開始,帝王統用明黃色製衣,官臣不得亂用。在宋朝裏,除了黃色以外,還有紫色、緋色和綠色是不能亂穿的。因為紫色、緋色和綠色,都是官服的顏色。

宋沿唐製,在宋神宗以前,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的官員穿緋袍,佩銀魚袋;七品以上的官員穿綠袍,九品以上的官員穿青色(其實就是淺藍),皆無魚袋。宋神宗後改革了,改為九品十八級的官製;官服顏色也改為四品以上的官員服紫,六品以上的官員服緋,九品以上的官員服綠。

這種嚴格的顏色製度,樹立的官員的權威,要不怎麼終宋一代,那麼多人想要讀書做官呢?威風啊!

便是衙內,也就是宋朝的官二代,沒有官身,想要穿這三種顏色的衣服都不可能,那可是犯法的!

一般人,隻穿兩種顏色,黑和白。

為什麼呢?因為這兩種顏色的衣裳容易染色啊,也便宜,平民可以消費得起。當然了,深褐色也是可以的,這本身就是麻葛衣裳的顏色。

唯獨有錢人家,或者是衙內,可以穿深藍偏黑的衣裳,還能穿淺青色、墨綠色、棗紅色、鵝黃色、杏黃色、駝黃色、棕褐色……的衣裳。不為什麼,因為他們買得起啊!雖然宋代不是唐代,布帛能當錢用,可是呢,這不同顏色的布匹還是很貴的,更別說綾羅綢緞了,根本不是普通人消費得起的。

時人的衣服款式也多,有“襴衫”、“直裰”、“鶴氅”,布衫和羅衫就不用說了,普通人就穿這個。還有的人喜歡穿“胡服”,也就是契丹服之類的奇裝異服。

現在,張正書身上穿的這件衣裳,是官員和百姓都能穿的燕居服,雖然穿起來感覺怪怪的,但絲綢這東西實在是太柔軟了,皮膚根本抗拒不了啊!所以,張正書想著,是不是穿多點時日就適應了呢?隻是要運動,這種燕居服,還是太麻煩了。這不,要跑步的時候,還需要把下麵的擺裳給塞進腰帶裏才行,不然跑得急了,踩中自己的擺裳,肯定跌個臉著地。

就在張正書把衣裳往腰帶裏一塞,開始從後院跑起。來到前院的時候,突然撞見了兩個妙齡女子。

“啊,非禮勿視!”

其中一個女子,見到唐晨塞起擺裳,露出了白色的裏褲,登時羞紅了臉,用雙手緊緊捂住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