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地少人多的中原(2 / 2)

“不願意……”

趙煦歎了口氣,說道:“怪不得新政總是進行不下去,原來問題在這!”

“你又不是第一天才發現問題所在,恐怕先帝的施政得失,你早就了然於胸了吧?”張正書毫不留情地揭穿道。

趙煦有點尷尬地說道:“你做人就不能這麼直接嗎?我不要麵子啊?”

“麵子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給的。”張正書淡淡地說道,“別的問題就不扯那麼多了,現在還是說回土地和農民的問題。農民是國家的根基,恐怕誰都不會否認吧?但你認為,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你覺得合適嗎?中原地區,地少人多,要不是有江南糧食輸入,恐怕現在已經養不活這麼多人了,你不會否認吧?”

“我當然明白不合適,但這又有什麼辦法?”趙煦無奈地說道,“他們又不願意售賣土地,你難道還能逼著他們賣不成?”

“使用暴力手段是不可取的,那會引起天下動蕩的。但是,有一個辦法,可以倒逼他們出賣土地。”

張正書嘿嘿一笑道,要是來財在這裏,肯定會反應過來,張小官人又要坑人了。

趙煦眼前一亮:“我就知道你有法子!”

沒辦法,張正書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太新穎了,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還行之有效!單單是這一點,就足夠趙煦倚重張正書了,比那些隻會誇誇其談,說兩句話都要扯文論經典的朝中諸公好多了。

“辦法不是沒有,但收效會很慢。”

張正書歎了口氣說道,“當然,我之前提議建立銀行,就是為了這個辦法探路的。”

“銀行?”

趙煦一愣,“土地問題,和銀行有關?”

“土地,說白了就是金錢。有關金錢的事,自然是和銀行有關了。不止和銀行有關,還和作坊有關。”張正書認真地說道,“如果這個改革成功,大宋延續國祚三百年也不是問題!”

趙煦皺眉,說道:“你是說,大宋隻有四百年天下?”

張正書嘿嘿說道:“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要是按照現在的勢頭下去,出現一個昏君的話,別說四百年了,再過幾十年就完蛋都有可能。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永恒的王朝,估計你比我清楚。”

趙煦很想說一句“放肆”,可他卻怎麼都說不出口,因為張正書說的都是真理。

“那延續國祚三百年的法子,是什麼?”

趙煦是真心想知道,張正書有什麼高見。

張正書能有什麼高見啊,他不過是一個穿越者,知道曆史的進程,知道社會的發展方向罷了。“很簡單,大力發展作坊。你還記得我說過‘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社會運行規律吧?作坊,就是最重要的一環!可以說,如果作坊辦得好,形成風潮的話,大宋的土地問題也就跟著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