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拉攏之前的布置(1 / 2)

日漸偏西,縣衙的幾位巨頭已經離開多時了。

陳翰功坐在窗前案後,對著一本書,兀自發愣,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篤篤篤。”清脆的叩門聲響起,陳楚河的聲音從門外傳來,“二爺,大管家回來了。”

“讓他進來。”陳翰功微闔了眼,仰頭靠在椅背上,淡淡地吩咐。

陳楚河是個很聰明的人,可以搞弄誰,不能得罪誰,他心裏清清楚楚。什麼時候能幹什麼事情,他心中更是如明鏡一般。譬如說:前幾次,陳永慶到此,都無一例外的被他搬出陳翰功,擋在門口。可現如今,卻痛痛快快的替他通稟,並未稍有阻攔。

聰明的人,自然是討人喜歡的。但陳翰功早從麵相上,就看清了他薄情寡恩的性子,對他並無半分好感。現在身邊無人,對他能用則用,但用是用著,卻不能大用,得防著一些。

陳家大院重新翻修之後,後院作為了主家的住處。坐

北朝南的主屋,被陳翰功讓給了大哥翰元。他早有了今後將族長讓給大哥的想法,而且對兄長也是向來能敬則敬。居所這樣的小事,自然是哄著他痛快罷了。

中國人以東為尊,除主屋外,最為尊貴的東廂房,自然是沒人能跟陳翰功搶了。不過,這東廂房,卻並不是什麼宜居的好地方。

古人雲:有錢不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

東廂房,坐東朝西,冬季擋不到北風,不暖;夏季阻擋了南風,不涼。

所以,地位高,有時候,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此時已經是黃昏時分,和三人離去之時的敞亮不同。陳翰功懶得點燈,日頭漸漸落去,屋內便十分昏暗。陳永慶推門走進來時,也不禁皺了皺眉頭。

站在陳翰功書房的門檻外,陳永慶停下腳步,喊了聲,“二爺。”

“嗯。”陳翰功漫應了一聲,睜開眼。

這種場景,對於陳永慶來說,很不舒服。但相對而言,陳翰功卻覺得很愜意。

他坐的地方,陽光早已避過了窗子,照不進來,因此,十分昏暗。站在陳永慶的位置上,幾乎看不清陳翰功的臉色。但站在門口陽光下的陳永慶就不同了,偌大的屋子,隻有他是亮的,眼力極好的陳翰功,很容易就能看到他的每一點兒細微的表情變化。

自古上位者的門道,就是這麼一點兒一點兒的摸索出來的,陳翰功自認還差得太遠太遠。

自知無處遁形,陳永慶隻得低頭垂手,老實的答話,“小的剛剛送了黃主簿、孫典史、吳捕頭三人回衙門,在衙門口遇到了劉縣丞。”

“哦?是麼?”陳翰功抬手撓了撓頭,“看來,劉家的動作也很快嘛……他都跟你說什麼了?”

“回二爺的話,劉縣丞說,他家老爺子吩咐了,縣中的大事小情,自然有咱們陳家做主。劉家,必定為二爺馬首是瞻。”

“就這?”陳翰功問了一句,卻沒有在意的意思,“你怎麼看?”

陳永慶聽得陳翰功發問,不禁愣了一下,“我看?二爺,小的以為,劉老爺子此話並無他意啊!想想二爺您,正值青壯之年,可劉老爺子卻已經上了歲數。怕是老爺子避世,不想惹這些俗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