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湖水很清亮,但畢竟是在水底,能見度不可能十分的好。不過好在我們下水的大致方位還算準確,雖然沒能一下子找到那兩個線條的結合點,不過還是很容易的找到其中的一根線條。
在看到線條的那一瞬間,我有那麼一絲的恍惚。雖然經過了上千年的湖水侵蝕,還有各種水生物的破壞,但是我還是可以一下就看出來這是人工夯土的一段城牆。因為我在看到的那一瞬間,心裏湧現出來的形象就是那黃土高原上殘存的秦長城遺跡。而且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眼前的這段人工夯築體,要比我見過的任何一段秦長城的遺跡都更加的高大,保存的也更加的完好。
我覺得我的的腦筋有些短路了,我明明都已經確定了這應該是一個大型的群雕了,可是現在突然就變成了極具實用意義的城牆!要說我怎麼能確定這是一段城牆?道理很簡單,因為我看到了在這夯土上麵還有很清晰的女牆和垛牆的殘骸存在。
可仔細想起來這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按照中國人建築城牆的習慣來說,一般的都會建成一個封閉的形狀,這樣才能起到防禦的作用。而如果我們看到的象征水怪的兩個線條都是城牆的話,那麼它們在那深坑位置處出現的那麼大的缺口該怎麼解釋呢?那麼大的缺口,我估計就是上萬人進出都不是什麼困難,還怎麼能起到防禦的作用呢?而城牆如果不是用來防禦的,那我實在想不出來它還能有什麼別的用途了。
現在不是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既然已經到了這裏,難道我還要再回去和師父商量一下再來?管它有什麼樣的玄虛,我也要親自去探究一下才能甘心了!而且我心裏隱隱有種想法,這麼點大的一個湖泊裏,不可能弄那麼多得陷阱吧!再說師父不是說過了嗎,這僅僅是個前人的“實驗室”而已嘛,還能出什麼幺蛾子?
想到這我平息了一下心裏紛亂的念頭,放了一個浮標,就順著這古老的城牆根往下搜索而去,很快我就看到城牆出現了一個接近銳角的轉折,我知道,這裏定是那兩個線條的交彙點了。
正所謂近鄉情更怯,眼看要到了目的地,我的心裏反而忐忑起來。人都是這樣,眼看要接近自己所追求的結果的時候,反而更加的患得患失了。眼前我看起來好像是更加的接近答案了,可是眼前的情況真的讓我有些心慌了。除了這城牆的拐角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什麼別的和環境不太和諧的存在,也就無從判斷什麼入口了。
雖然在水底行走的腳步已經能夠算是很慢了,但我還是更加的放慢了腳步。這完全是一種奇怪的鴕鳥心裏,仿佛我隻要沒有最後看到,就始終還有希望,要是一眼確定了結果,反而就絕了一切的可能。不要笑話,這樣自欺欺人的心態很多人都有,就好比有些人總是覺得不體檢就沒毛病,一體檢毛病就來了一樣,這自欺欺人似乎就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不過在這水底能看到的範圍本來就不算大了,不管我怎樣的放慢腳步,還是很快就來到了這城牆跟前。在跟前仔細的看了半天,甚至還用手在湖床底上刨了幾下,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
心裏有一些失望,但是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雖然說是入口應該再這兩個線條交彙的地方,可是作為城牆這麼粗大的線條來說,這就有很多的可能了。現在我不過是處在這城牆拐角的內圈而已,這入口完全有可能在城牆的外圈,甚至有可能就在這城牆的牆體之上呢。
我又在我能夠得到的牆體上搜索了一番,依然沒有任何的發現,看來者的是要翻過這城牆去看一看了。雖然是在水中,可是因為這重型潛水服的緣故,我也不可能比在陸地上更加的靈活敏捷。而眼前這城牆看起來至少也有個五六米的高度,要想就這樣翻越過去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好在我頭上還有蔣真理操作的絞車,隻需要我輕輕的給她發一個訊號就能慢慢的把我拖起來。
很快的我就上升到了和城牆頂端平齊的高度。可是看到這個情況我又是一愣。一般的人可能不太了解,可是我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出身的軍事愛好者對於城牆這種軍事設施還是有些了解的,想這種城牆拐角的地方,並不是一般的圍牆那樣直接拐過來就行的。作為一個防禦工事,城牆在拐角的地方要同時麵對來自兩個方向的攻擊,可是它的幾何形狀注定了在城頭上能給防守方提供的反而更加的狹小。要知道不管什麼樣的兵法戰策,其根本的意義不過就是要創造一個條件使自己這一方的兵力能最大展開,並且讓對手的兵力無法展開,不能快速發揮最大的實力。而這城牆拐角處由於集合形狀的原因使防守一方很難展開兵力,所以最一般在修建城牆的時候都會在這個地方做一些處理以防在兵力上處於劣勢。通常用的方法就是早這裏在這裏把城牆突出去,修成一個棱堡的樣式,這樣不光是能扭轉兵力上的劣勢,同時還能和兩邊的城牆互相呼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