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早上,武元慶破荒的起了個大早,把弟弟武元爽和妹妹大丫二丫都給叫了起來。 WwW COM要三人和他一起下地春耕,美其名曰憶苦思甜。
結果,二丫睡眼惺忪萌萌的問了一句:“大哥,我們就沒有受過苦,怎麼憶苦啊”。
武元慶傻眼了。特麼,你的好對,我竟無言以對。
黑著臉讓兩個丫頭滾回去繼續睡覺。作為男丁武元爽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隻能哭喪著臉跟著一起下地。
武元慶的便宜老子武士彠,封爵是從sy縣公到正二品太原郡公再到從一品應國公。在受封太原郡公的時候,封地就被李淵封到了並州也就是太原城外的汾河邊上,後來升爵到應國公,封地麵積大了實食邑多了,但是封地的位置卻沒變,依然是汾河邊上。
李淵如此安排,未嚐沒有往太原摻沙子的意思,畢竟太原王氏一家獨大是不利於李唐統治的。
浩浩蕩蕩十幾輛馬車,拉著幾十具曲轅犁和耙一路到了位於城外的莊子。
莊子上的管事已經在門外迎接了。在管事行禮問候過後,武元慶問了下莊子的情況,就讓管事把莊子上的農戶召集到一起。
知道是主家公爺召見,沒人敢怠慢,不一會就到齊了。
從一品國公,按製食邑戶,可這個隻是製度如此,一般國公的食邑也就是一千多戶的樣子,當然這個具體食邑數要看封爵之人的重要性以及和皇帝的關係來定。曆代封爵都有食邑多少和實食邑多少的區別。
食邑多少是指書麵上給你的食邑數也就是有多少戶人家來供養你。實食邑則是事實上你能享受到的供養你的人家數。
應國公的食邑數是戶,實食邑則是15戶,和製度規定的相差了近一半,看起來好像武士彠不受重視一樣。
但實則不然,就在前不久,長孫無忌改任吏部尚書,並被定為功臣第一,進封齊國公。他既是勳臣,又是國戚,深受李世民禮遇,能夠出入李世民臥室,這麼一個吊炸的人,也才實食邑一千三百戶。
而武士彠實食邑比長孫無忌都要多兩百戶,從這裏也就能看出來,他的確是李淵的鐵杆好基友,怪不得李世民會把他看做眼中釘肉中刺了。
烏央烏央的一千多號人聚集在了莊子外,把街道擠得滿滿的,有的膽子大的,想看看公爺長什麼鳥樣子的,都爬到樹上往這邊看,武元慶臉也黑的像鍋底一樣。
他以為也就幾十個人,卻沒想到他家封地上的人竟然都在這個莊子裏。一千五百戶,這個時代又沒有計劃生育,每家起碼五六口人,粗略算下來將近一萬人了。
我特麼還真是不折不扣的大地主,大剝削階級。
武元慶原本是想著給莊戶人介紹一下曲轅犁和耙,讓他們可以接受並改用這些農具的。可眼下,這麼多人,他的話往後點的根本不可能聽得到。
無奈,隻能讓管事的從中選了幾十個人作為代表進到院子。
武元慶把曲轅犁和耙的好處仔細的講了一遍,結果講完後竟然沒聽到一點聲響,抬頭一看這幾十人都一臉懵逼像。
怎麼回事?難道自己講的不清楚嗎?這麼好的東西,按理自己完後,大家該是驚訝興奮然後集體鼓掌才對啊。
沒有驚喜卻一臉懵逼算是什麼鬼!
在武元慶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這幾十人卻在心裏暗罵,去你媽的吧,就你這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還能設計出方便好用的犁來,你特麼當我們是三歲孩呢?
一個惡少,不好好欺男霸女,跑來搗什麼亂。你特麼設計的東西能用才是見鬼了。這犁的好壞關係的可是我們這一年的收成,要是沒有了收成,我們照樣要給你家交糧,你倒是一點損失都沒有,可我們一家老還要活命呢,沒有了糧食那不等於要我們去死嗎?
可不管心裏怎麼不高興怎麼罵,嘴上卻沒人敢出來,於是隻能都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管事的很會來事,見公爺完,這些人竟然沒有人話,氣氛有點尷尬,公爺的臉上也漸漸有點掛不住了,急忙用力鼓掌,嘴上高聲喊道:“看看,看看,公爺對你們多好,為了讓你們種莊稼的時候不那麼累,特意費盡心思做出了這好用的犁來,這麼好的主家,你們到哪找去,還不快謝謝公爺!”
“謝謝公爺”被管事的狠狠瞪了幾下,幾十人有氣無力的喊了句,稀稀拉拉的一看就是敷衍了事。
此情此景,可把管事的氣壞了,呼呼的直喘粗氣。
武元慶早已不是之前的武元慶了,上輩子他可是從就在地裏跑的,家裏邊種地他也跟著去。他們家那,不像其他地方,就像他一朋友,hn焦作的,人家一個人能有十幾畝地,家裏邊四口人就有五六十畝。就不其他省份的,就拿武元慶他們家周邊縣裏的,少的一人也能有好幾畝。而武元慶他們家那不但山多,沒什麼平原的地,就連山地也很少,一家五口人,也才兩畝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