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之前新羅進獻的那顆鴿子蛋大的走盤珠,在皇宮裏都隻有長孫皇後才有那麼一個的,但是在武元慶家就有兩顆呢,雖然可能比那個稍那麼一點點,但也是能用鴿子蛋大來形容的。 WwWCOM而這兩顆是去年過年的時候,揚州的一位官員,也是武士彠以前的部下因為職位調動來到長安送的過年賀禮。
能被官員拿來送禮,卻沒有當做貢品送到皇宮,從這裏就能看出各地方官員是多麼防著皇帝,擁有五湖四海,萬裏江山的皇帝又是多麼悲催了。
在先秦時期,中國就有帶著禮物與人相見的禮儀。《儀禮·曲禮》中有描述“禮者,自卑而尊人”。這裏的自卑,是自謙的意思。所謂禮,就是要自謙的同時,也要長存尊敬之心。
在《儀禮》中有一段《士相見禮》的故事,講的是,初入仕、職位相近的人之間,互相拜訪時的禮節。二人雖職位相近,但依然會謙敬的手持“禮物”去拜訪自己的朋友。“不執摯,不敢見尊者。”就是此意。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自然是極為看重禮儀的。無論是見親朋,或者見上級,帶禮物那是必然的。不過禮物不在貴重,而在“禮”字。
別人送禮來了,你收了,那你也應該有回禮,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輕財重禮。
不管是先秦時候平等相待的士與士之間,還是諸侯與諸侯,展到大唐的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送禮物,都遵循這一點:“輕財重禮”。
當然這個所謂的輕財重禮,在國與國之間來,也就是中原王朝統治者會這麼遵守,不然怎麼會被別的國家認為是人傻錢多來的典範呢。
像這些國家人家遵守的是禮尚往來,看重的是中原國家的輕財重禮,就是在他們看來,他們給你送東西了,你們作為朝上國那麼繁華那麼有錢,你們給他們的回禮肯定少不了,也不能少。
不然這些國家也不會頻繁的來大唐朝貢,像南詔國那家夥年年來,來的讓禮部的官員都煩了,因為他們送點石榴,大唐就得反過來送一大堆財貨。
所以按照這些國家的尿性,送禮物都該是些大唐人看不上眼的普通貨色,像之前新羅送的鴿子蛋大的走盤珠已經是極為貴重和少見的了。
但偏偏這次倭國就搞出了幺蛾子,一送就送了這麼一尊極品的紅珊瑚,這不但讓人大出意料,而且也讓房玄齡等人臉色難看,擔心不已。
生怕李世民這個英明的皇帝從此習慣了讓諸國進貢這些奇珍異寶。
一旦皇帝變得貪圖享樂,喜好上了奇珍異寶,到處搜刮,不但會加重這些番邦國的壓力,引起紛爭,甚至戰爭,就在大唐國內也一定會加重地方上的擔子,各地官員為了滿足皇帝的對珍寶的需求必然會巧取豪奪,甚至在百姓頭上攤派各種苛捐雜稅。
武元慶要是知道他們的想法,肯定立刻會聯想到後來宋朝時候的宋徽宗趙佶。那家夥和被他老祖宗滅掉的南唐李煜一樣,都是藝術成就巔峰造極的藝術家皇帝,也都是一個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