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的第一個旨意針對的是軍國大事,第二個旨意可就不同了,這是在紅果果的送給他新婚兒子的一份賀禮,是在為他兒子當朝太子殿下在掃除障礙
因為李承乾這大婚才剛過,李世民就開始把弟弟,兒子的封地統統輪換了一下
上一次這麼大規模的封王,定封地還是在貞觀五年的時候,那時候武元慶都不在長安的
貞觀五年,二月己酉(十九日)李世民封皇弟李元裕為鄶王,李元名為譙王,李靈夔為魏王,李元祥為許王,李元曉為密王。庚戌(二十日),封皇子李為梁王,李惲為郯王,李貞為漢王,李治為晉王,李慎為申王,李囂為江王,李簡為代王
這才封完五年,李世民就開始了把貞觀五年,還有之前的分封全部的調整,除了嫡子李治年幼,其他的皇子全部換了封爵封號以及封地
改封趙王李元景為荊王,魯王李元昌為漢王,鄭王李元禮為徐王,徐王李元嘉為韓王,荊王李元則為彭王,滕王李元懿為鄭王,吳王李元軌為霍王,豳王李元鳳為虢王,陳王李元慶為道王,魏王李靈夔為燕王,蜀王李恪為吳王,越王李泰為魏王,燕王李為齊王,梁王李為蜀王,郯王李惲為蔣王,漢王李貞為越王,申王李慎為紀王。
李世民換弟弟和兒子們的封號封地意思很明顯,這是在打散清除他們的原有勢力
無論他們之前在自己的封地經營的勢力有多好有多穩固,這一換基本全部歸零了,到了新的封地他們還得重新發展
這樣一來對太子李承乾的地位造成的威脅必然就了很多
光是封爵封號變換還不是李世民的終極目的,他的終極目的是將幾乎有所可能威脅到太子李承乾的王弟皇子統統趕出長安,讓他們去就藩
換完封號封地後沒幾,也就是二月初四的時候,李世民就再次下了旨意,任命李元景為荊州都督,李元昌為梁州都督,李元禮為徐州都督,李元嘉為潞州都督,李元則為遂州都督,李靈夔為幽州都督,李恪為潭州都督,李泰為相州都督,李為齊州都督,李為益州都督,李惲為安州都督,李貞為揚州都督。
並且在聖旨中明確定告訴他們盡快離京,雖然沒給出具體時間,但意思很明顯越快越好,拖得慢的,那就不好意思了,皇帝會不高興會發飆的
而那麼多換了封爵封地還任命為都督的王弟,皇子之中,隻有新封的魏王,相州都督李泰是個例外
要不嫡子就是不一樣呢,都是皇帝的兒子,其他的例如英果類我的李恪了,還是李佑,李貞等,他們是庶子他們就不得不離開父母,離開從生活的長安到封地上任,可長孫皇後生的嫡子,李治幹脆就還是他的晉王,封號封地都沒變,李泰雖然變了封號封爵,也封了都督,但李世民一句話魏王李泰不用到官上任
胖子李泰人家就不用被趕出長安去,不但不用被趕出長安,而且還被任命為金紫光祿大夫,讓鄅國公相州大都督長史張亮兼行都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