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鬆讚幹布的威脅(1 / 2)

“丫丫,看過來看過來,看爸爸手裏拿的是什麼?'武元慶手裏晃著撥浪鼓衝女兒武瞾喊

而一歲多的武瞾寶貝呢,正聚精會神的用穿著虎頭鞋的腳丫子踩著腳下的一灘水漬打算和尿泥玩呢,對她老子的召喚理都沒理

“呀,夫君你怎麼光顧著逗她玩了,沒看到丫丫都尿了嗎?“王子瑜從屋裏走出來正好看到這一幕,不由的嬌嗔道

武家這女孩子都和丫字結下了不解之緣,武元慶的三個妹妹從大丫到二丫再到丫,一字排開,結果武元慶自己生了女兒武瞾後,取了個名又叫丫丫,這姑侄四個要出去光叫名字,別人還以為是姐妹四個呢

別看丫丫才一歲多,但從就聰明的很,不到十個月大就會走了,不滿一歲就會叫爹,娘,爺爺,奶奶,姑姑,會稱呼人了,而且吐字非常清楚

“我拿著撥浪鼓逗她過來,可是她不理我啊“被老婆埋怨,武元慶很是委屈

“活該,誰讓你好好的爹不當,非要女兒叫你爸爸的,怪聲怪氣的女兒理你才怪“王子瑜嗆到

“哎,子瑜你這叫不講理,怎麼叫爸爸就是怪聲怪氣了呢爸爸這個詞兒可是孩子出生後最容易喊出來的一個詞兒了《廣雅》中《釋親》篇有雲:“爸,父也。”我讓女兒叫我爸爸怎麼了,一樣的意思,爹能叫,爸爸當然也能叫,我不但讓女兒叫爸爸,我還要教她管你叫媽媽“武元慶仰著下巴傲嬌的

“哼“王子瑜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這話你別和為,你和女兒去,她要願意叫你爸爸才行“

王子瑜身為太原王家的嫡女,她父親又是大教育家,雖然在她時候就去世了,但對她的影響卻是很大的,所以她的學識是相當淵博的,《廣雅》當然是看過的,也知道有些地方的人管父親是叫爸爸的,然則北方這邊一般還是叫爹的比較多,所以爸爸這個稱呼在她聽來是有些怪聲怪氣的

但夫君武元慶如此執著於這個稱呼,王子瑜也不想多什麼,反正喊不喊的那得看女兒願不願意了

女兒武瞾雖然,但丫頭可是有很固執一麵的,爹就是爹,習慣了叫爹,再讓她叫爸爸,丫頭死活也是不肯的,如何服固執的丫頭,有她老子頭疼的了

聽了老婆王子瑜的話,武元慶也是泄氣不已,丫頭固執的不像話,怎麼也不肯叫爸爸

可是這爸爸,真的聽起來要比爹順耳呢

後世的時候武元慶從就是叫的爸爸媽媽早就習慣了,他也一直以為爸爸媽媽這樣的稱呼是近代才有的,相信絕大多數人應該都和他是一樣的看法

但後來偶然的機會他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原來爸爸媽媽的稱呼在古代就有了,就像《廣雅》中記載的“爸,父也。媽,母也。“

《廣雅》成書於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但並不是那個時候才有了爸,媽這字兒,隻是這個時期有文獻解釋過這兩個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