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船,裝載,運送,入庫都井然有序的進行,武元慶來回跟了兩趟後就放了風
溜溜達達在倉城裏瞎逛了起來,這個倉庫看看,那個倉庫看看,看來看去發現這裏大大的倉庫或者倉窯樣式都是一樣的
都是口大底的橢圓狀深坑,口直徑的十米左右,大的能有一百多米,深差不多也有四層樓那麼高
這在武元慶看來工程相當大了,後世他們家附近也有糧庫的,那時候國家還沒有免糧稅,每年收了糧食後都要去那裏交糧的
但那糧庫的都是地上的,蓋得就是一般的那種倉庫樣式的,一個個都是圓形的那種,有頂棚,但是頂棚卻不是密封的,就跟傘蓋一樣壓得很低,讓雨水漂不進去
像地下挖坑這種地窖,那是家家戶戶自家弄的,武元慶他們家那地窖很的,就放點土豆啊,白菜,或者一點水果什麼,武元慶大了以後那地窖口他都鑽不下去,勉強下去進裏邊都沒法轉身的,撐死了一平米多一點
哪像含嘉倉這麼龐大,不但要挖這麼多大坑,挖好了以後還要經過火烘幹烈火燒過後,那土層都變得非常硬,和燒瓦罐瓷器一樣但這隻是第一步,之後還要把草木灰順勢攤在窖底,上鋪木板,木板之上鋪席子,席上墊穀糠後再鋪席子;窖壁也照此處理,即先用兩層席子夾一層糠,裏麵裝糧食,邊裝邊往上升。到離地麵半米處鋪層席子,席子上一層糠,糠上又是層席子,然後封土,一個糧窖才算完工。
因為工序比較麻煩,所以一個糧窖裝滿後除非需要運糧,否則是不會輕易開啟的
一般的地處比較潮濕的糧窖,米這些粗糧存五年,大米存三年,像含嘉倉地處城東北,別看外邊有河道,有碼頭,但地勢其實很高的,所以是屬於幹燥之地,這裏的糧食可以存放米九年,大米五年
“喂,你們給我停下“
逛著逛著,武元慶逛到了一個位於庫區南邊的糧窖附近抬頭就看到那個糧窖門大開著,七八輛馬車停在那,車上已經裝的滿滿的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
再看向不遠處通向南門的含嘉門的道路上,已經有幾輛滿載糧食的馬車快走到門口了
什麼情況,這含嘉倉的主要作用是倉儲中轉,主要服務的是關中,是長安,要往那裏送糧也該走的是北門出城,怎麼會走了南門呢?
武元慶心中一驚,難道,是有人盜賣庫糧不成?這麼想著武元慶一邊大喊,一邊飛快跑向那還在倉門口停著的七八輛馬車
“你們是什麼人,要把這些糧食運到哪去,誰允許你們開這個倉庫的?“跑到近前,武元慶大聲喝問到
趕馬車的和裝卸的都是民夫,聽到武元慶的嗬斥唯唯諾諾一句話答不上來
武元慶扭頭看向守倉門的軍士,厲聲道:“去把管事的叫來“
軍士雖然不認識武元慶是誰,但看身上的服飾,腰間的掛飾就知道大有來頭,所以二話不就扭頭跑進了倉庫裏
不一會就有一個穿著綠袍胖乎乎的官急急忙忙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