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樂極生悲(1 / 2)

“架“

“駕,架“

一匹高頭駿馬疾馳在驛路上,修長的馬腿舒展踩踏泥濘不堪的地麵濺起無數泥點水花,拋灑在馬腿馬臀上,在順著油亮的毛皮滑下甩落回地麵

這一人一馬是從洛陽出發趕往泰山的照常理在下雨沿著黃河坐船順流而下要遠比騎馬來的輕鬆愜意,可連綿半個月的降雨導致黃河水位暴漲,哪怕已經是中下遊平緩的河道,也不在適合行船

幸虧馬是寶馬,四蹄穩健,無論是泥濘還是水坑,甚至一米多深的水窪河流,都沒有出現馬失前蹄的危險

泰山

千裏外的洛陽還在陰雨綿綿,泰山地界卻已放晴多日氣溫再次升高,甚至因為水汽蒸發,潮濕悶熱更甚之前,極目望去都能看到因為氣溫太高導致的路麵一兩米高的空氣都有些扭曲

皇帝一行是在空放晴前兩日就趕到了泰山左近的當時在細雨中,李世民率領的文武百官,扈從儀仗,長孫率領的內外命婦車乘連綿數百裏緩緩行到泰山下的時候,迎接的地方官員好懸沒看傻了眼,排場,實在是太排場了,嗯,可能還有點覺得太狼狽了

到了地頭,一方麵讓人重新修整因為降雨被衝散了些的祭台,一方麵敕令地方官開倉放糧,賑濟因多日下雨房屋被毀,糧食缺乏的當地百姓

李世民還率領百官親自走訪民間,扶危濟困,當然皇帝就是做個姿態,自然有地方官來幫助解決,就像後世一樣,上頭領導要去了哪家貧困戶視察送溫暖,隨後這家貧困戶就能直接奔康了

等空放晴,祭壇重新修整一新後,在禮部官員選定的吉日裏,李世民先是在山下裝飾五色土的圓丘祀壇“封祀壇“上祀,接著開始從陽麵登泰山,隨行有魏征,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朝中宰輔重臣除了皇帝李世民是乘坐禦輦外,其他人全部徒步跟隨

是禦輦,實則就是步輦,就像被人抬得滑竿一樣,和轎子也差不多不過是去掉了頂部罷了不過,皇帝乘坐的東西嘛,什麼都要帶個禦字,馬是禦馬,車是禦輦,人抬的步輦也是禦輦

走在窄窄的,陡峭的石階山路上,李世民整個人都是往後仰的狀態在這種時候,抬禦輦軍士要是有誰心懷不軌,有心弑君的,直接手一鬆,抓著輦杆來回一晃,左右前後一送,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命就基本交代在這絕壁山路上了

不是滾落旁邊的峽穀,就是順著台階皮球一樣滾落山,反正不過怎麼樣,命肯定是保不住的

在皇帝和朝中宰輔重臣後邊幾百米才是長孫率領的一些郡王,國公一品命婦還有公主們

這種祭封禪女人是沒資格參加的,所以她們是跟在後邊,別看幾百米,在絕壁山路上,幾百米就意味著間隔有一兩個,兩三個時之多

等皇帝大臣們到了山頂完成了所有的休憩,更衣,祭行封禮一係列步驟後,皇後她們能趕到山頂就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