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的心思李世民看的很清楚,但知道是一回事,同不同意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對自己兒子有戒心,防備打壓,李世民自己都在搞的可是他自己搞和其他人搞卻是不一樣的
自己打壓,那是老子教訓兒子的,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於情於理都的過去,可你們朝臣這般作為可就太有違臣子之道了
怎麼那也是我的兒子,是堂堂親王殿下,你們就算不敬著了,可也不能像這樣仿佛看眼中釘肉中刺一樣,非要搞掉他才行吧你們這麼幹還有沒有把我皇家放到眼裏,還有沒有把他的爹,老子這個皇帝放在眼裏了
李世民很清楚,侍禦史柳範上奏折彈劾吳王,那本就是他的本職工作,哪怕他心中有別的目的,自己也不出什麼來
可柳範在洛陽,吳王李恪卻在外地就藩,這個地方還不近,聽封號吳王就知道封地是在兩湖地區的,也確實就是安州都督治所就是在後世的湖以北安陸的
這遠隔崇山峻嶺大湖江河,柳範是怎麼知道幾千裏遠外發生的事情,然後上折子彈劾的呢?
不用,這肯定是吳王李恪身邊有人告狀,把李恪的作為不知通過什麼途徑傳到了柳範的耳中,所以柳範才會上折子彈劾吳王李恪多次遊獵,踩踏了農民的莊稼,讓農民損失很大
李世民自己可以針對打壓兒子,因為他是皇帝嘛,為了李家的江山,為了長子李承乾以後的安穩打壓其他皇子本就是當皇帝老子該做的事情
但他不能允許下邊的人針對兒子,要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告皇子的狀,那這皇子成什麼了尤其是皇子身邊人告狀,那這身邊人該是個什麼樣的貨色,有這種心懷叵測的人在身邊,這皇子能好的了嗎?
再你告狀往朕的麵前告啊,你通過其他人是什麼意思,攻訐皇子來達成你們不可告人的目的嗎?
其心可誅
在免掉吳王李恪的官職,削減食邑後,李世民轉頭就下旨:“長史權萬紀事吾兒,不能匡正,罪當死。”
長史權萬紀不是在我兒子身邊做事嗎,還負有勸導義務,現在既然我兒子犯錯了,那就是權萬紀失職,既然他不能匡正勸導,那我兒子都被降罪了,權萬紀也該降罪,他的罪責該當死罪
話李世民為什麼把矛頭指向了權萬紀,還要弄死權萬紀呢?
這就不得不柳範上折子彈劾李恪的理由沒弄好,他當然是實事求是的彈劾的,可偏偏李世民前不久也恰恰被人上書指出他的過錯,這錯就是他喜歡遊獵
兒子李恪這次被彈劾,讓李世民有點懷疑是不是最終的目的還是在針對自己呢,會不會是他們上折子自己遊獵不對,自己沒搭理他們,所以這些人就通過彈劾自己兒子來隱晦的指責自己遊獵也是不對的呢?
帝王心思,想的就是多一會覺得是大臣不尊重自己的兒子,一會覺得大臣們是在指責自己不對,反正啊,總有刁民想害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