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實在話(1 / 2)

武元慶的話還沒完,接著道:“再,就算太子這一輩不會有問題,可誰敢保證之後的每位皇帝都能像陛下這樣子孫眾多,萬一就恰恰有那麼一位皇帝他就隻有一個嫡子,這位嫡子還恰恰就出事了,那這皇位要不要由庶子來繼承?我想這是必然的,不由庶子繼承難道還能由宗親繼承嗎?要是這樣那是不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句古訓就不是那麼絕對正確的呢還有,萬一要是再不幸一點,皇帝就是沒有後代,那這皇位是不是就該兄弟繼承呢?要是不讓兄弟繼承難道還能給宗室嗎?我想這肯定不可能的吧那是不是魏大人的不立兄弟也是不那麼絕對正確的呢?“

李世民都敢假設一句萬一太子不幸,安知諸王他日不為公輩之主,武元慶自然也有膽順著皇帝的話繼續往下假設,而且武元慶不擔心李世民會因此生氣,因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都是在為皇家考慮,的是正理,李世民沒有生氣的理由

“所以,臣才認為親王們該受到的尊重必須要有,不然要是親王們和大臣們地位相當,那萬一有個突發事情,需要親王們有人要繼承皇位,大臣們對這位新君的敬畏肯定不會太多,再萬一一下,萬一新君年幼,那保不齊就可能出現主弱臣強的情況,臣覺得與其寄希望於臣子的忠誠還不如平日裏多讓臣子對親王們尊重一點的好“

“諸卿以為呢?“見武元慶完了,李世民掃視一圈後問到

還以為個屁

下邊一班大臣沒一個話的,心中卻狂罵武元慶不是個東西武元慶前邊的話都可以反駁,可後邊那句與其寄希望於臣子的忠誠還不如平日裏多讓臣子對親王們尊重一點,這句話就差直接挑明臣子靠不住,不準就能出一兩個伊尹霍光了,這讓他們還怎麼反駁一旦反駁搞不好就被皇帝懷疑上了,誰敢?

到這裏,王珪提議,魏征助攻的大臣對親王的禮儀之爭算是直接告吹了,很快宴會恢複了吃吃喝喝的本質

等宴會結束後,武元慶被李世民喊到了後邊寢宮

“你和承乾一向要好,魏征子孫相繼,不立兄弟,對承乾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你為何要反對?“李世民眼神糾結的看著武元慶,這女婿有的時候能讓你恨不得弄死,有的時候做的事情也又很貼心,有的時候做的事情卻又讓人覺得很莫名其妙

就像之前反對魏征就讓李世民覺得莫名其妙的很,因為魏征的一旦自己同意的話,那無異就能讓兒子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更加穩固,照理和李承乾關係最好的武元慶應該極力支持的,可偏偏這家夥卻反對了,反對的理由還很充足,要這家夥和太子鬧翻了吧卻又不可能,別自己沒收到這樣的消息,就武家每回有書信送到的時候,其中總會有太子寫給武元慶的信就知道兩人的關係是一如既往的好的

搞不懂

搞不懂就要問,李世民還是很有求知欲的

“陛下,臣的想法剛才已經了,臣不反對立嫡不立庶,可這得有個前提有嫡可以立才行,沒有嫡子隻能立庶子,要是連庶子都沒有隻能立兄弟而且就算有嫡子誰知道嫡子的好壞,難道明知道嫡子不成器也要立他嗎,那不是拿著江山社稷開玩笑嗎?當然,這要讓別的大臣聽到了他們肯定會有臣子輔佐,皇帝不成器江山也不會有問題可誰能保證臣子就一定是好臣子,縱觀曆史,不成器的皇帝多了去了,壞臣子也多了去了或許王大人,魏大人是出於公心,但不代表其他大臣就也會出於公心,以後的大臣就會出於公心句犯忌諱的話,這下是陛下的,是皇家李家的卻不會是臣子的臣子換一家皇帝依然能當臣子,皇家卻不可能“武元慶還真是膽子大,想什麼就什麼,的李世民臉黑成了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