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長孫皇後有令送往嶺南,召白山回長安述職原本命令李承乾想自己下的,卻被他娘長孫皇後攔住了,長孫告訴他你還會太子,親自處置對皇家有宮裏的人不妥,畢竟未來是要當皇帝的,這樣的命令由她這個皇後下達更為合適
長孫的沒錯,誰讓人家老公是現任皇帝,兒子是未來皇帝
召白山述職其實就是個托詞,的好點罷了,其實就是把白山從皇家商隊海上總管職位上調開,重新安排會長安擔任原有的護衛之職,孰好孰壞看個人怎麼想,但想來多數人都會覺得還是在嶺南大權在握掌管皇家海上商隊的好,怎麼也比回長安保護太子幹個伺候人的工作強
這也算是皇家給其他各家的一個交代
時間到了七月,從西域終於有捷報傳回,侯君集率領大軍大獲全勝,高昌國被滅,高昌王智盛以及一些大臣被俘正在押解回長安
隻是奏報上因為高昌不少大臣逃脫到鄯善,焉耆等鄰國避難,為免這些人以後卷土重來,決定帶兵去要人
前邊的滅掉高昌,抓住高昌王,滿朝文武不管是當初讚成還是不讚成對高昌動武的都聽得歡興鼓舞的,畢竟大唐大獲全勝了嘛
可後邊聽到還要帶兵到鄯善,焉耆等國家去要逃跑的高昌大臣,一幹剛還高興的不行的大唐百官可就傻眼了
怎麼一個回事,不是攻打高昌給他們不尊宗主國一個教訓的嗎,怎麼現在還要擴大打擊範圍了
你帶兵上門要人,要是引起衝突怎麼辦,要是西域諸國都開始敵視大唐怎麼辦,那大唐不是要陷入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了嗎?
文官們都不幹了,很少見的文官們竟然難得的完全一致
不管是最反戰的魏征,還是一向偏向軍方的杜如晦,或者比較中立的房玄齡,又或者總是琢磨能給自己帶來點好處的長孫無忌,總之不管是誰,是哪個文官,這次都不幹了
齊齊譴責侯君集等前線將領擅開邊釁窮兵黷武,是把大唐至於道義之下而不顧
特別是奏報裏還提到了焉耆,開什麼玩笑,人家焉耆是向大唐訴求,請求大唐幫忙的,結果現在大唐軍隊幫忙滅掉高昌後,又要對人焉耆動武,這算什麼,這不是背信棄義,兩麵三刀的人作為嘛
三十六計,假道伐虢,這是玩到自己的藩屬國頭上了,還要不要臉了
文官們群情激奮,要求皇帝立即下令讓侯君集停止擴大戰爭的行為
李世民雖然心裏對侯君集如此知道自己的心意很是滿意,不過文官們鬧騰的太厲害了,眾口一詞反對,他當皇帝的都不得不做出妥協,下了讓侯君集停戰的命令
不過命令雖然下了,至於能不能救下西域那些國可就不好了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
侯君集帶兵可是深的孫子兵法三味的,來回近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侯君集把西域掃蕩一遍了
下了停戰退兵的命令後,李世民就表露想法想將高昌改為州縣建置,也就是直接收歸大唐實質性統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