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史(1 / 2)

民國末年,中原烽火連天。

河南,又因老天作祟,旱災連連,逃難者,拾荒者一時間充斥全野。

自古以來,每逢亂世,“天下有奶便是娘”的道理永不會變。

董修凡生於地主大家,在河南濮陽中因糧食充裕變得勢力極大,府上幾位先人也曾是擁有呼風喚雨之勢。

太爺爺為清朝秀才,但因其擁有反骨而自小就叛逆而為,在市井之中結交妄人。直到歸天,以自己的為人處世,將董家勢力遍及整個濮陽。

爺爺則自小聽從太爺爺安排,從小經商,金錢籠絡人性是他唯一教育下一代人的道理。

而董修凡的老爹,可能因為古話“富不過三代”,開始家道中落,經手的勢力·商道都變得萎靡。當有人在感慨勢力的消亡時,他老爹卻不以為意地說:這一切都是定數。

定數的產生不得而知,隻知是一位算命先生告訴過他且“天機不可泄露”。

世世代代,從太爺爺起就立下規矩:凡家中董氏者,不管男女,都要在升天之日,以“學識為左,習武為右”的次序葬與墳界,並將其祖墳命名為“金蟬雙展翅”。

1942年河南大逃荒,因其從自家院落經過的難民越來越多,這些天一直刺激著坐在糧店中經營生意的董修凡,雖說家道中落,但此時經營的糧店還是整個濮陽中最大的。

董修凡天性木訥,不喜與人打交道。一生隻對一種東西有興趣-----風水,盜墓!

而手中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不管何時都會帶在身上。

和平常一樣,這天,他躺在躺椅上,手拿“妖當鋪”掏的鼻煙壺,一口茶一縷煙的過著混沌生活,不願感受這漆黑世界帶來的無奈。

而不經意間從門檻出現的一位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老乞丐闖進他的視線,唏噓道:

“今日,俺腹中糧盡,深知已命不久矣!隻求老爺能扔點食口,嚐嚐人間,僅存的一點味道!”

老乞丐的眼神中充滿著無望,害怕。董秀凡乃心地善良之人,最受不了這樣。但還沒說話,身邊的夥計狗眼子瞅著那人就罵道:

“媽了個巴子的!有錢就賣,沒錢就滾!”

董秀凡隨即瞥了眼狗眼子,又轉頭瞅著那老乞丐,片刻後,對狗眼子打了個手勢讓他打發走。

並不是說董秀凡不想幫,是實在是不能幫,隻要幫這一個人就會有第二個人,以此類推,這裏也就不是糧店而是救濟所了。

老乞丐兩手空空一甩,無奈道:

“俺兩兜空空,不要再逼俺了,如今天不遂人願,你叫俺哪裏去淘錢啊,實在不行,我將在田地撿到的這印章給你,就當是錢可以嗎?”

“娘了個皮,我他娘的要你的雜物幹嗎使!”

狗眼子是個地地道道的粗人,是董秀凡有一年送糧從街邊買回來出大力的,隻因幹得不錯,才當了身邊的夥計。

董修凡因風水盜墓,喜歡古玩,不管是何年何月,出自誰手的玩物都會看上兩眼。

聽說是枚印章,心中頓時一個機靈,便止住狗眼子,示意讓他拿來瞧瞧。

當時天下大亂,人人餓的前胸貼後背,別說孔子聖人,就連廉恥道德都不重要了。因此,為了發財,為了有活路,便將手伸向了地下!

洛陽鏟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明出來的。當時一到晚上,片片“叮當作響”,不用聞,不用看,便知道在做什麼!因而,路邊散落幾件明器,是常有的事。

可董修凡這一瞧,商人的心機就泛了出來,經過他的慧眼,這東西根本就不是什麼印章,而是枚特殊的玉璽!

隨即,眼前的這東西讓他眼前一亮,精神瞬間提了起來,把玩左右之後,便給了老乞丐兩個白麵饃饃,順勢打發他走,而一人起身去了後院的書房中。

當晚,麵對突如其來的這枚玉璽,他通宵達旦研究了一宿,而之後幾天,都一直是將自己關在屋內,對著自己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當中的“物”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