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運用(1 / 2)

順勢,我便看了過去。

這是一位濃眉小眼,穿著T恤的年輕人,他看著我,眼中發僵,瞅不出任何變化,隻是淡淡的立在麵前,伸過一隻滿是傷疤的手臂。

也許是角度問題,從他的神態上似乎透漏著讓人窒息的壓迫感。

但這種感覺,在我接過衣服的瞬間便消失了,隨即,我連想都沒想,拿過來後,忙手忙腳的就在襯衣兜裏翻著尋找。

幸好,因為“發針”的質地比較硬,是直直的插入進衣服中,這才沒有在剛才的揮動中給掉落出來。

即刻,我將它交於破條。

破條拿過後,對著手電仔細的看了看,隨即“嘖”了一聲,喃喃自語罵道:

“媽的!”

我瞅著他臉色瞬間陰了下來,隨即便問:

“怎麼了?”

他看了我一眼,但沒說話,繼而又問道:

“這發針,是做什麼使的?”

這次,他咽了口吐沫,像是對於想到的東西難以啟齒,片刻,抬手示意身後的馬仔,叫他們打開背包,在腳下貼上海綿。

我瞅著身後,所有人從背包中一片一片的拿出成塊的海綿,心中甚是不解,但還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情況,就聽破條對我說:

“鞋給我!”

說著,就拉我坐在地上,將鞋從腳上脫了下去,並從自己的背包中拿出兩大片海綿,敷在鞋底板,同時對我說:

“等會走路的時候,小心點,你讓胖子把你扶著!”

操作時間很短,隻是在中間塗抹了些粘合劑,等全部弄好後,他抬手將鞋遞了過來,順勢點起一支煙,表情極度沉悶的抽了起來。

我剛想問他貼海綿做什麼,就見他狠狠吸了一口,問道:

“對於這裏,你怎麼看?”

我直勾勾的盯著他,心說:問我?找錯人了吧!

便嘟囔道:

“不知道!”

他笑了一聲,捋了下都能聞見頭油味的頭發,又說道:

“這個‘琵琶一縷雲’的關鍵,就在於你手中的這些個發針!”

這句話,令我下意識望向他手中的那撮“發針”。頓時,擰起眉頭問道:

“這東西,幹嘛使得?”

“琵琶知道嗎?”

我心說,知道啊,便衝他點了點頭。

“那琵琶的特點知道嗎?”

特點?我愣了下,心說,這他丫的誰知道,誰無緣無故的去了解這個!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

材料為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古代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

頸與麵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玨”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這種樂器總是附著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觸人體相異。

但當時,我是一點不曉得,隻得問他:

“你問的這些,和這座橋有關係嗎?”

破條吐出口煙,接著道:“我已經說了,‘琵琶一縷雲’就是說肯定和琵琶有關!這座橋,外部都是用一些當時特有的材料包裹著,我想你也感受到了這當中的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