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數據“熱”起來
新聞背後
作者:郭濤
HGST(西部數據集團旗下子公司昱科環球存儲科技公司)針對中國數據中心決策者的一項調查顯示,98%的受訪者相信,如果數據能夠被有效存儲,那麼所有數據都有價值。企業信息化所做的所有工作、企業向雲計算的轉型、大數據的應用等,無非都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數據,並從中獲取價值。HGST亞太區副總裁James Ho十分肯定地表示,數據是一項非常獨特且有價值的資產。
與企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在線數據,也就是俗稱的熱數據,一直是數據存儲的重點。為了更好地處理和保存熱數據,人們想了很多辦法,相關的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最近比較熱門的閃存技術就大大提升了對熱數據的訪問性能。一直堅持在機械式硬盤方麵推陳出新的HGST,也在持續關注閃存技術的進展,並推出了新一代的產品。
舉例來說,今年9月HGST推出了全新的兼容NVMe標準的Ultrastar SN100 PCIe SSD。該產品係列集成了東芝的MLC NAND閃存,配以簡化的PCIe SSD係統,具有HGST一貫的高品質和高可靠性。主要麵向數據庫加速、虛擬化和大數據分析的Ultrastar SN100 SSD,采用了半高半長的插卡形式,基於標準的2.5英寸硬盤規格,容量高達3.2TB。為提升NAND閃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Ultrastar SN100 SSD係列使用了專門針對東芝MLC NAND閃存進行優化的HGST CellCare NAND管理技術。
雖然人們對於熱數據的熱情不減,但數據本身有固有的生命周期,一定會經曆從熱到冷、從在線到離線直到被刪除的過程。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和時間的推移,企業中大量的數據由在線存儲逐漸轉為長期保留和歸檔,也就是進入“冷處理”的環節。其實,隨著用戶對數據可訪問性要求的逐步提高,在一些行業中已經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冷數據,因為即使是歸檔的數據,也可能會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要求被快速訪問,比如話費賬單的查詢等。
所謂“冷數據”就是大量的需要被長久、安全地保留或歸檔的數據。相對於在線的熱數據來說,這些冷數據的被訪問頻率可能會大大降低,但是這些數據並不是無用的數據,而是需要時刻準備被查詢。
HGST認為,在數據量快速增長的今天,“冷數據”市場也會很快熱起來。為此,HGST意欲進軍與冷數據相關的數據歸檔市場。作為一個傳統的硬盤製造商,HGST原來的技術特長是製造存儲用的零部件,而進軍數據歸檔市場,研發一個完整的歸檔係統對HSGT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James Ho表示,HGST瞄準的是新興的藍海存儲市場——動態歸檔。雖然深度歸檔依然是一種“一次寫入”並希望“永不讀取”的運作方式,但高速增長的應用和數據正在催生各種新型的長期數據存儲模式。除了可擴展性以外,動態歸檔係統還要求低成本和高效率。過去,磁帶提供了一種低成本、大容量的數據歸檔方式,但無法讓用戶快速訪問隨機數據。現今主流的磁盤存儲方式能夠滿足用戶對數據訪問性能的要求,但無法滿足PB級存儲環境對低成本的要求。
HGST嚐試通過創新的技術打造可以滿足成本、性能、效率和可靠性要求的動態歸檔平台。HGST的動態歸檔平台旨在實現10倍於傳統企業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存儲密度和功率效率,以及5倍於常用可擴展型雲計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存儲密度和功率效率。
James Ho介紹說,HGST的動態歸檔平台的目標是在單個數據中心機架中實現超過10PB的容量。基於HGST的解決方案,用戶可以針對不同存儲架構配置動態歸檔平台,包括麵向公有雲和私有雲數據中心的可擴展型對象存儲解決方案。
HGST已開始向其戰略合作夥伴交付動態歸檔平台的樣品,並將於2015年初實現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