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手劄》裏記載的是一則遊記故事,說的是一位陰陽先生成名之前的一段經曆。
地處偏僻的一個村子裏,先開始經常莫名其妙的丟失家禽牲畜,村民以為是被野獸所食,期初並沒在意,後來開始丟失小孩,隔幾天丟失一個,村裏開始恐慌,接連請了好幾個陰陽先生和法官,在村子裏大作法事,沒有一點效果。
村民們在恐慌之下湊錢去遠處請了一位名氣頗大的陰陽先生,這位先生斷定是有犯喪作祟,並真的在寄靈出發現了一具犯喪。
寄靈是當地的一種風俗,是指在人死後因為當年按陰陽學說對主人家不利,如果下葬會出現禍事,把逝去之人裝入棺材寄存在一指定位置,一般寄存是三五年,也有寄存十幾年的,等碰到大吉之日再行下葬,一般寄靈發生在偏遠山區,至今猶存。
寄靈用科學上解釋是在山裏地底下陰涼潮濕,屍體不容易腐爛,一般放在地表寄存,等完全腐爛後隻剩骸骨在行下葬。
那陰陽先生在寄靈處發現的犯喪乃是剛開始屍變,遂和村民燒之,村民都以為禍事已了,重金感謝那先生,可是之後小孩還是不斷丟失,並開始丟失一些大一些的孩子,四處求請陰陽先生和法官,但都束手無策,事情越傳越廣,那村子裏的村民無奈隻好準備搬遷。
《祖師手劄》中記載的那位陰陽先生當時學藝歸來聽說此事,隨即找到那裏的村民,告訴村民自己可以幫忙除去此怪,不過要村民們配合,村子裏已經到處請先生,無奈先生都不敢來,現在這位先生毛遂自薦,看上去著實年輕,不過死馬當活馬醫,隨即答應了下來。
年輕的陰陽先生看村民答應後,讓把村裏所有孩童全都集中藏在一間房屋裏,然後四周灑滿石灰,用紅線掛上鈴鐺封死所有入口,再貼上符咒,布置好陣法,和村裏僅有的幾個壯丁守在裏麵。
接連三天相安無事,第四點半夜時分鈴鐺一陣清響,隨即發現一條黑影,年輕的陰陽先生用桃木劍和定屍符無效,險些被傷,倉促間黑影闖入準備好的五雷陣,被五雷碗罩住,年輕先生這才看清是一個穿著樸素的老人,不過也隻是片刻,隨即直接破陣而出,最後還是眾人合力用棍棒才將那人擊退。
後有村民認出是村北麵住的何家老爺子,據村民說那老爺子今年快百歲了,平日裏待人和善,家業豐厚,不過兒孫不孝,平時常有虐待行為,把老人趕進廢棄的豬圈住,吃的的也是有一頓沒一頓,村裏人都感覺不平,無奈何家子孫財大氣粗,加之乃是人家家事,都是敢怒不敢言,最近一兩年老人一直住在豬圈裏平日不見外出。
年輕的陰陽先生聽罷,再三肯等之後,苦思一夜,變查古籍這才確認是傳說中的活犯喪,因其是活人所變,故此一般降服犯喪的符咒等陰陽術對其不起作用,唯有用五色糧食灑灑之,在用黑狗血、雞血、童子尿等至陽之物克製,點上百家油以火燒之。
次日一早,年輕的先生召集村民,準備五色糧食等物,五色糧食即用黃色小米、白色大米、紅色高粱米、土色小麥、黑色小米或者黑豆按一定比例混合施法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