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鼓勵孩子實踐自己的幻想(1)(1 / 3)

讓孩子擁有一個過人的想象力,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而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借助想象去嚐試,去動手,這才是提升想象力的終極目標!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去實踐自己的幻想,讓夢想照進現實!

讓孩子通過好奇去實踐,通過實踐獲成功

[關鍵詞]

學會循序漸進,學會觀察,勝不驕敗不餒

[想象力指導物語]

“鳥兒為什麼會在天上飛?我們可以嗎?”——人類由此發明了飛機。

“魚兒為什麼在水中遊?我們可以嗎?”——人類由此發明了潛艇。

好奇心,是我們了解這個世界的重要動力來源。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我們會得到重要的發現和意想不到的收獲。而對於天真無邪的孩子來說,好奇心更是他們身上最顯著地特質。在探索未來世界的道路上,好奇心能夠幫助我們披荊斬棘。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僅憑好奇心,我們是沒有辦法取得成功的。現實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成功的發明或科研成果,都無一例外的會經曆好奇和實踐兩個階段。

好奇心隻是一種比較良好的心理狀態,要想真正地有所收獲,我們必須要在好奇心和現實之間架起一道關鍵的橋梁——實踐。

唯有實踐,孩子的想象力才能開花結果!

所以,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更要培養孩子實踐的能力,這是想象力培養的關鍵階段。父母可以指引孩子們先是發現問題,然後再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從中收獲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它們可以把我們帶到成功的麵前,到最後,當人們把最初的好奇和所學的知識結合在一起思考的時候,也就迎來了真理的到來。

有很多孩子都有著想象的天賦,但未必肯付諸實踐。久而久之,他們變得不願再幻想,因為空想不能給他帶來任何快樂,空想不能讓他享受到現實的愉悅。因此,父母就要幫助孩子走出那最關鍵的一部:避免隻想不做。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簡單,甚至充滿困難。但每個孩子都有著敢於挑戰困難的基因,如果父母可以有選擇的幫助孩子設立一些難題,反而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地成長。隻有適應了那些小的挑戰,在麵對更大的挑戰的時候,孩子們才能夠麵無懼色,從容不迫地把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

[案例]

知心姐姐盧勤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電視節目,認識了兩個中學生。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他們告訴我一個情況,有一位生物學家告訴他們,中國有一種叫白頭葉猴的瀕危動物,現在全國僅存200多隻。為了避免他們的滅絕,他們兩個產生了一個夢想:從2003年開始利用這幾年的寒暑假去跟蹤調查白頭葉猴。

當時,有人說:“你們不能自己去啊!其實,你們想出來合適的方法,然後告訴相關專家,這不是更好嗎?”

男孩笑了笑說:“我們不可能隻停留在幻想的基礎上。即使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但我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我們的想法是否準確。”

就這樣,連個孩子依然走上了探索之路。在非常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到處都是不知名的蟲子和一些野獸。他們每天睡覺之前都得先抖抖被子看裏頭有沒有蛇,早上起來還要看看鞋子裏麵有沒有蠍子。

白頭葉猴很少出現,有一些老獵人一輩子都沒看到過,所以他們的追蹤行動也就非常辛苦。直到有一天他們實在是太辛苦了,那個女孩,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思考自己的行為。

突然,一種奇怪的感覺傳了過來:她覺得腿上有東西在唰唰地爬,這時她才發現自己坐在螞蟻窩上……類似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可是他們始終沒有忘記最初的夢想:一定要研究出白頭葉猴的生活習性!

於是兩人就這樣相互扶持,互相鼓勵,3年的寒暑假都在大森林裏度過。最後,這兩個孩子的論文最近在美國紐約的世界少年科學家大會上獲得了一等獎。男孩今年進了清華大學,女孩進了北京大學。

[培養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沒有這次探索之旅,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準確,自己的幻想能否實現。這,就是探索的意義。它比單純的想象力更具現實意義。

每個孩子,都應該經曆這樣的過程,將想象變成實踐。那麼,父母們應該從哪些方麵來幫助孩子呢?

1.凡事都要循循漸進。

在引導孩子進行實踐的時候,父母們切記不要急功近利。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多安排一些簡單的事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再安排一些稍有難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激發其真正的想象力。例如,幫孩子準備好小刀,告訴孩子一些注意事項,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讓孩子先學會觀察。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在引導孩子進行實踐之前,我們首先要教會孩子潛心觀察事物運行的規律,然後再讓他去接受一係列的挑戰。這樣他在麵對挑戰的時候才能夠更加的從容,也更容易投入其中,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回報。

與此同時,在挑戰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讓孩子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才更助於他們想象力的開發,使我們的教育更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