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段話,前麵是鋪排,後麵才是點睛之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意思用民間語言來表達,就是“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把它們的精髓運用到當代孩子的教育上來,即引出一個古老又富有新意的教子觀念:男孩,要窮著養。
窮著養,不僅是指對孩子物質享受的節製,更重要的是對孩子意誌品質的磨礪、鍛煉、培養。現在的社會,男性依然是社會的棟梁和中堅,擔負著家庭和社會更大的責任和期許,也麵臨著更多的壓力。一提到男性,人們總會把他們與“堅強”、“勇敢”、“有擔當”等剛性詞語聯係在一起。確實,盡管現在男女平等,但是男孩女孩的性別差異和被賦予的角色色彩,決定了男孩女孩的教養方式要有所不同。
讓男孩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是父母的期望,也是社會對男孩的要求。但是現在很多男孩缺乏男子漢的氣質和個性,性格軟弱,膽小,不能順利地成就自己的社會角色。這警醒父母:樹立科學的教子理念,采用適當的教子方式,才是培養優秀男孩的關鍵。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應重視培養男孩麵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為男孩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心理品質基礎。相比於女孩的乖巧,父母更應順應男孩的天性,充分利用男孩早期的行為優勢和性格特點,在保護男孩天性的同時,著重培養男孩的男子漢氣概,讓男孩成為充滿智慧、敢於競爭的“實力紳士”。
父母作為男孩身後堅定的支持者,要懂得放手,給予孩子自立的空間,讓孩子走出去親曆風雨,男孩的羽翼才會日漸豐滿。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詩寫道:“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漢。”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勇敢迎接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挑戰,才能成就男孩的成功。讓自己的男孩吃點苦,受點罪,才能激勵男孩一生奮進,去努力創造幸福的生活。
本書對男孩的教養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穎的現代教育觀念,是一本富有創造性思維的家教書。書中從小處著眼,有針對性地為父母提出了100條男孩教養建議,既有實例,又有理論。父母可在實例中看到自家男孩的影子,在理論中完善自己的教子理念,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子方法。相信它會成為父母手邊實用、經典的參考資料。
編者於北京世紀城
2011年7月15日。